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相守,敵人絕我糧道,又越我前后,吾欲戰(zhàn)則不可勝,欲守則不可久,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深入敵人之境,必察地之形勢,務求便利,依山林、險阻、水泉、林木而為之固,謹守關(guān)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則我軍堅固,敵人不能絕我糧道,又不能越我前后。”
武王曰:“吾三軍過大林、廣澤、平易之地,吾盟望誤失,卒與敵人相薄,以戰(zhàn)則不勝以守則不固,敵人翼我兩旁,越我前后,三軍大恐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帥師之法,當先發(fā)遠候,去敵二百里,神知敵人所在,地勢不利,則以武沖為壘而前,又置兩踵軍于后,遠者百里,近者五十里,既有警急,前后相就。吾三軍常完堅,必無毀傷。”武王曰:“善哉!”
關(guān)鍵詞:六韜,虎韜,絕道
武王問太公說:“領(lǐng)兵深人敵國境年,與敵軍對峙相守,這時敵人截斷了我軍的糧道,并迂回到我軍后方,從前后兩方面夾擊我軍。我想戰(zhàn)恐怕不能取勝,我要防守又不能待久。這該怎么辦?“
太公答道:“凡是深入敵國境內(nèi)作戰(zhàn),必須察明地理形勢,務必占據(jù)控制有利地形,依托山林、險阻、水泉,林木以求得陣勢的鞏固,謹慎嚴密守衛(wèi)關(guān)隘橋梁,還應掌握城邑、丘墓等有利地形。這樣,我軍防守就能穩(wěn)固,敵人既不能截斷我軍被道,也不能迂回到我軍后方,從兩面夾擊我軍了。”
武王問:“我軍通過高大的山林、寬闊的沼澤地及平坦的地形時,約定到達的部隊誤時未至,突然同敵軍遭遇,我想進攻恐怕不能取勝,要防守又擔心不能鞏固,這時敵人包圍我軍兩側(cè),迂回到我軍深遠后方,于是我軍大為恐懼。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辦?”
太公答道:“大凡統(tǒng)軍作戰(zhàn)的方法,應當先向遠方派出偵察警戒,在距離敵人二百里時,就需要詳細了解敵人所在的位置。如果地形對我行動不利,就用武沖車結(jié)成營壘向前推進,并派出兩支后衛(wèi)部隊在后跟進,后衛(wèi)部隊和主力的間隔遠的為一百里,近的五十里。一旦遇有緊急情況,以便前后互相救援。我軍如能經(jīng)常保持這種完善而堅固的部署,就一定不會遭受傷亡和失敗了。”
武王說:“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