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關,誰能透過?獨美人名將,老病之狀。尤為可憐。
關鍵詞:小窗幽記,集醒篇
人若對生命不能大徹大悟,生、老、病、死這四個關卡,又有誰能看得破?尤其是傾國傾城的美人和叱咤風云的名將,他們的老病情狀,更使人感到生命的無耐和可憐。
[賞析]
佛陀在年少時,曾隨父王出宮,游于四野,見到農人犁田,十分辛勞,疲憊的牛,受到鞭打,翻起的蟲被鳥啄食,他內心十分悲傷,感到眾生互相吞食的痛苦。后來又見到拄杖贏弱的老人,痿黃不能起舉的病人,以及家室送葬的情景,更覺得生命的無常,因此立志,出家求道,以解決生命的痛苦,終于在菩提樹下成正果,廣度眾生。
佛家看破了生老病死的關頭,而將人的身體當作虛幻不實的東西,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而且心理的痛苦往往比生理的痛苦來得多,如果在心理上能夠看破,就能夠受苦而不苦了。由于色身虛幻,所以“我”是不實的,肉體之我不斷遷滅固不待言,而心理之我也是剎那不住。過去心已過,現在心不留,未來心未到,這是將心理的我也否定了,“我”既不存在,又有誰在受苦呢?佛家講把種種假相看破,便可以明了本來面目,也就是每一個人本來的佛性,這是所謂的得道。得道后的心態是一種絕對的喜樂和悲憫,不僅克服了生老病死的痛苦,還要教導所有人克服這種痛苦。美人遲暮,名將病老,更說明了生命本身的不圓滿,所以需要我們去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