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于此也。
關鍵詞:小窗幽記,集峭篇
人生在世,若能有書可讀,又能有空閑的時間讀書,同時又不缺錢買書;雖然讀了許多書,卻自我修養得絲毫不被書本所拘限,就可說是善于讀書的人了。能享世間清閑之福的,恐怕沒有超過這個的了。
[賞析]
書是人類心靈空間的展現。在過去,并非每個人都有機會讀書,因此,能讀書是非常難得的事。同時,在印刷術不發達的時候,書本也是很昂貴的,不一定每個人都買得起。所以,既有書,又有時間和金錢去讀書,當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在現代,教育普及,讀書已成為很普通的一件事,問題在于那么多的美好的心靈空間為你開放,你是否愿意進入而已。有些人是這樣的,在學校內被迫讀許多自己不喜歡看的書,出了學校之后,便不想再讀書了。又有些人,不讀書的理由是沒有時間,但是,他們卻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事物上。所以,在現代,能進入書本的廣闊世界,悠游其中的,仍是有福的人。
為什么說雖然讀了許多書,卻要“涵養如不識字之人”,才算是善于讀書呢?因為,任何書本都只能算是一種意見,而未必是一種真理。許多人讀到最后在面對生命本身和生活時,都隔著一層死文字障。要知道任何書教導我們的,只是如何把生命過得更好,而文字本身并非生命,因此,讀了很多書而又能運用自如,如同不識字之人的,才是真正得到了書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