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五宗
南岳讓禪帥法嗣南岳,下三世百丈海禪師,四世溈山靈佑禪師,五世仰山慧寂禪師,稱溈仰宗。南岳下四世黃櫱希運禪師,五世臨濟義玄禪師,稱為臨濟宗。青原思禪師法嗣青原,下六世曹山本寂禪師,七世洞山道延禪師,稱為曹洞宗。青原下五世德山宣鑒禪師,六世雪峰義存禪師,七世云門文偃禪師,稱為云門宗。青原下八世羅漢琛禪師,九世清涼文益禪師,稱法眼宗。凡五宗,今天下惟曹洞、臨濟為盛。
佛入中國
漢明帝夢金人長丈余,飛空而下。訪之群臣,傅毅曰:“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乃使蔡厓等往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由是教流中國。
象教
如來既化,諸大弟想慕不已,遂刻木為佛,瞻敬之。杜詩曰:“方知象教力?!?/p>
優曇缽
《法華經》:是人希有過于優曇缽。優曇,花名,應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般若航
清涼禪師云:“夫般若者,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燭?!?/p>
兜率天
《法苑珠林》:兜率天雨摩尼珠,護世城雨美膳,阿修羅天雨兵仗,閻浮世界雨清凈。雨者,被其惠,猶言賜也。
西方圣人
《列子》:太宰嚭問孔子:“孰為圣人?”子曰:“西方有圣人,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p>
不二法門
《文選》:文殊謂維摩詰曰:“何為是不二法門?”摩詰不應,文殊曰:“乃至無有文字言語,是真入不二法門?!?/p>
即心即佛
《傳燈錄》:有僧問大梅和尚見馬祖得個恁么,大梅曰:“馬祖向我道即心即佛?!痹唬骸榜R祖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大梅曰:“這老漢惑亂人,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逼渖子隈R祖,祖曰:“梅子熟矣?!?/p>
舍利塔
《說苑》:阿育王所造釋迦真身舍利塔,見于明州鄞縣。太宗命取舍利,度開寶寺地,造浮屠十一級以藏之。
沙門
《漢記》:沙門,漢言“息心”,息欲而居于無為也。梵云“沙門那”,或曰“桑門”,漢言“勤息”,譯曰“勤行”。又曰“善覺”,又稱“沙彌”,又稱“比丘”。秦言“乞士”,又曰“上人”。
苾芻
《尊勝經》:苾芻,草名,有五義:生不背日;冬夏常青;性體柔軟;香氣遠騰;引蔓旁布。為佛徒弟,故以名僧。
紫衣吏
《史略》曰:唐武則天朝,賜僧法朗等紫袈裟。僧之賜紫衣,自武后始。
五戒
凡出家,師已許之,乃為受五戒,謂之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傳燈
釋書以燈喻,謂能破暗也。六祖相傳法曰傳燈。今有《傳燈錄》。杜詩曰:“燈傳無白日?!?/p>
飛錫
《高僧傳》:梁武時,寶志愛舒州潛山奇絕,時有方士白鶴道人者亦欲之。帝命二人各以物識其地,得者居之。道人以鶴止處為記,寶志以卓錫處為記。已而,鶴先飛去,忽聞空中錫飛聲,遂卓于山麓,而鶴止他處,遂各以所識筑室焉。故稱行僧為飛錫,住贈為卓錫,又曰掛錫。
祝發
賀僧披剃從教,頂相堂堂。《唐書》:“祝發刬草?!鄙臧l曰刬草。
檀那、檀越
梵語陀那缽底,唐言施主稱檀那者,即訛“陀”為,“檀”,去“缽底”,故曰檀那也。又稱檀越者,謂此人行檀施,能越貧窮海。
伊蒲饌
后漢楚王映詣闕以縑贖罪,詔報曰:王好黃老之言,尚浮屠之教,還其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風幡論
《傳燈錄》:六祖惠能初寓法性寺,風揚幡動。有二僧爭論,一云風動,一云幡動。六祖曰:“風幡非動,動自心耳?!?/p>
傳衣缽
五祖欲傳衣缽,乃集五百僧謂曰:“誰作無像偈,即付與衣缽?!笔鬃疲骸吧硭破刑針洌臑槊麋R臺,時時勤拂拭,何處染塵埃?”慧能改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驚曰:“此全悟道,脫然無像,且無慮矣?!奔匆苑▽毤八鶄黥卖?,盡以付之。
得真印
梁達摩奉佛衣來,得道者傳付以為真印。六祖盧惠能受戒韶州,曹溪說法,乃置其衣而不傳,后謚為大鑒。
楊枝水
佛圖澄天竺人,妙通玄術,善誦咒,能役使鬼神。石勒聞其名,召試其術。澄取缽盛水燒香,須臾,缽中生青蓮花。勒愛子暴病死,澄取楊枝灑而咒之,遂蘇。
披襟當箭
《傳燈錄》:石鞏和尚常張弓架箭,以待學者。義思禪師詣之,石鞏曰:“看箭!”師披襟當之。鞏笑曰:“三十年張弓架箭,只射得半個漢?!?/p>
一塢白云
廣嚴院咸澤禪師逍遙自足。僧曰:“如何是廣嚴家風?”師曰:“一塢白云,三間茅屋?!?/p>
安心竟
可大師問初祖達摩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祖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笨稍唬骸拔倚奈磳?,乞師與安?!弊嬖唬骸皩⑿膩?,與汝安。”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祖曰:“與汝安心竟?!?/p>
求解脫
信大師禮三祖曰:“愿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弊嬖唬骸罢l縛汝?”曰:“無人縛?!弊嬖唬骸凹葻o人縛,何更求解脫乎?信于言下有省?!?/p>
入門來
世尊見文殊立門外,曰:“何不入門來?”殊曰:“我不見一法,在門外何以教我入門來?”
再轉法輪
世尊臨入涅盤,文殊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不曾有一字與人。汝請吾再轉法輪,是謂吾已轉法輪耶?”
汝得吾髓
達摩將滅,命門人各言所得道。副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睅熢唬骸叭甑梦崞ぁ!笨偝衷唬骸拔医褚灰姡辉僖??!睅熢唬骸叭甑梦崛狻!钡烙唬骸八拇蟊究?,五陰非有,而我所見無一法可得?!睅熢唬骸叭暧形峁恰!弊詈蠡劭啥Y拜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p>
不起無相
般若尊者問達摩:“于諸物中何物無相?”曰:“于諸物中不起無相?!?/p>
洗缽盂去
僧問趙州,學入初入叢林,乞師指示。州曰:“吃粥了也未?曰:“吃了也?!敝菰唬骸跋蠢徲廴ァ!逼渖宋蛉?。
使得十二時
僧問趙州:“十二時中如何用心?”師曰:“汝被十二時使,老僧使得十二時。”
天雨花
梁高僧講經于天龍寺中,天雨寶花,繽紛而下。徐玉泉贈詩云:“錫杖飛身到赤霞,石橋閑人坐三車(三車謂三乘,大乘、小乘、上乘)。一聲野鶴仙濤起,白晝天風送寶花?!?/p>
石點頭
梁有異僧玉生者,又名竺道生,人稱曰生公。講經于虎丘寺,人無信者。乃聚石為徒,坐而說法,石皆點頭。
龍聽講
梁有僧講經,有一叟來聽,問其姓氏,乃潭中龍也,云“歲旱得閑,來此聽法?!鄙唬骸澳芫群岛酰俊痹唬骸暗鄯饨坏蒙糜??!鄙唬骸俺幩珊酰俊痹唬骸翱伞!蹦司统幬畯饺ィ窍Υ笥辏院?。
離此殼漏子
《傳燈錄》:洞山良價和尚將圓寂,謂眾曰:“離此殼漏子,向什么處相見?”眾不對,師儼然坐化。
只履西歸
后漢二十八祖達摩,中天竺國佛法,起自初祖迦葉尊者,至達摩乃二十八祖。梁武帝天通元年始至中國,是為東土始祖,端居而逝。后三載,魏宋云使西域,歸遇師于蔥嶺,手持只履,翩翩獨逝,問師何往,曰:“西天去?!泵鞯蹎⑵鋲?,惟一革履存焉。
阇維荼毗
天竺第九祖入滅,眾以香油旃檀阇維真體。僧亡火化曰阇維,又曰荼毗。東坡宿曹溪,借《傳燈錄》讀,燈花落燒一僧字,即以筆記臺上:“曹溪夜岑寂,燈下讀傳燈。不覺燈花落,荼毗一個僧?!?/p>
截卻一指
天龍合掌頂禮拜問于古德,曰:“敢問佛在何處?”古德曰:“佛在汝指頭上?!碧忑堌Q一指朝夕觀看。古德從背后截去其一指,天龍豁然大悟。后人曰:“天龍截卻一指,痛處即是悟處?!?/p>
吃在肚里
有老僧吃飯,人問之曰:“和尚吃飯與常人異否?”僧曰:“老僧吃飯,口口吃在肚里?!?/p>
放生
北使李諧至梁,武帝與之游歷。偶至放生處,帝問曰:“彼國亦放生否?”諧曰:“不取亦不放?!钡鄞髴M。
海鷗石虎
佛圖澄依石勒、石虎,號大和尚。以麻油涂掌,占見吉兇數百里外,聽浮屠鈴聲,逆知禍福。虎即位,師事之,時謂澄以石虎為海鷗鳥。
帝言日中
虎丘生公于石上講經,宋文帝大會僧眾施食,人謂僧律日過中即不食。帝曰:“始可中耳?!鄙唬骸叭整愄?,天言中,何得非中?”即舉箸而食。
關鍵詞:夜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