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燕
(元)謝宗可
補巢銜罷落花泥,困頓東風倦翼低。
金屋晝長隨蝶化,雕梁春盡怕鶯啼。
魂飛漢殿人應老,夢入烏衣路轉迷。
卻怪卷簾人喚醒,小橋深巷夕陽西。
1.“睡”作為全詩的詩眼,在詩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2.本詩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試舉兩例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首聯(lián)寫睡因和睡態(tài):燕子因銜泥補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2分)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睡夢:燕子學莊周夢蝶,夢魂輕飚,來到漢宮探訪與它同名的趙飛燕,又飛進了歷經滄桑的烏衣巷,卻迷失了當年熟識的來回路。(1分)尾聯(lián)寫睡醒:燕子被驚醒后嗔怪于卷簾人,而此時夕陽西下、小橋深巷的場景卻還在似夢非夢中。(1分)(意思對即可)
2.(1)用典。化用了金屋、夢蝶、漢殿、烏衣巷等典故,展現(xiàn)了燕子夢境的迷離,寄托了興亡之嘆。(2分)
(2)擬人。詩人選用“困頓”“怕”“驚”來描畫燕子的情態(tài),生動地凸顯了睡燕的形象。(2分)(其他說法如“托物言志”,言之成理酌情給分)
二
二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 分)
A.首聯(lián)中“東風”指春風,寫燕子因銜泥補巢疲累而低垂下翅膀入睡,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燕子在春光中銜泥筑巢的忙碌與辛勞。
B.頷聯(lián)寫燕子夢境的迷離,運用了比喻和用典的手法,化用了金屋、夢蝶等典故,生動的展現(xiàn)燕子夢境的傳奇。
C. 頸聯(lián)中“夢入烏衣路轉迷”化用漢殿、烏衣巷等典故,托物言志,凸顯了睡燕的熟睡的神態(tài),寄托了興亡之嘆。
D. 尾聯(lián)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靜美的畫面:夕陽西下,小巷深深,卷簾人驚醒了燕子的美夢,場景亦真亦幻,耐人尋味。
E.本詩為七言律詩,第二、四、六、八句押相同韻,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均對仗工整,細致入微地刻畫睡燕夢境的整個過程。
2.全詩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睡燕”的特點?請作簡要分析。(6 分)
參考答案
1.(5分)BC(只答一項且正確給2分,兩項全答對給5分,對一項錯一項不給分。B項,無比喻手法; C項,“生動地凸顯了睡燕的熟睡的神態(tài)”錯, 無此內容。)
2.(6分)①首聯(lián)寫睡因和睡態(tài):燕子因銜泥補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2分)②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睡夢:燕子學莊周夢蝶,夢魂輕飚,來到漢宮探訪與它同名的趙飛燕,又飛進了歷經滄桑的烏衣巷,卻迷失了當年熟識的來回路。(2分)③尾聯(lián)寫睡醒:燕子被驚醒后嗔怪于卷簾人,而此時夕陽西下、小橋深巷的場景卻還在似夢非夢中。(2分)(意思對即可)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