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①
舉目時時似故園,鄉心自動向誰言。
白云曉濕寒山寺,紅葉夜飛明月村。
震澤風帆歸橘岸,錢塘水府抵城根。
羨師②了達無牽束,竹徑生苔掩竹門。
[注]①方干,唐朝詩人,屢應舉不第,晚年曾四處干謁,此詩為他晚年時寫給弟子詩僧居遠的詩。②師,即居遠上人。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題目“途中言事”交代了地點和事件,“寄居遠上人”則表明詩歌的寫作意圖。
B.“白云”與“紅葉”相對,“寒山寺”與“明月村”共存,描繪了一幅清幽雅致的圖畫。
C.頸聯寫途中所見的“風帆”與“錢塘水”動態之景,與頷聯的靜態描寫相得益彰。
D.全詩語言清麗脫俗,或融情于景,或直抒胸臆,寫出了詩人在途中的內心感受。
16.作者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緒和情感?請結合詩句內容進行分析。(6分)
答
15、C
16、對故園的牽掛和漂泊的苦悶。首聯寫詩人總是不經意間想到故園,而內心的感觸卻又無處訴說。對灑脫自然、不為世事所束縛的居遠上人的艷羨。詩人羨慕居遠的“無牽束”,并虛寫居遠的隱居環境,表達了對居遠的艷羨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羨慕歸隱生活而又無法歸隱的無奈與痛苦。詩人為實現自我的人生抱負而四處干謁,而居遠的遠離塵世勾起他對歸隱生活的向往,使自己處于是否歸隱的兩難境地。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