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①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銷腸斷。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聲顫。燈暈冷,記初見。
樓低不放珠簾卷。晚妝殘、翠蛾狼藉,淚痕凝面。人道愁來須殢②酒,無奈愁深酒淺。但托意、焦琴紈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凄怨。云萬疊,寸心遠。
【注】①光宗紹熙三年,劉過三十九歲去寧波參加鄉試未中,邂逅年老商女,寫此詞相贈。②殢:沉弱。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的開頭以相如、文君之典寫自己與商女的窮途邂逅,暗含了對當前情景的自嘲。
B.詞中既有對往昔帝京倚紅偎翠生活的虛寫,也有對眼前秋風秋雨梧桐實景的描寫。
C.詞人用“珠簾”“晚妝”“翠娥”等細節,寫出“初見”時商女雅致的生活情趣。
D.詞的最后兩句將自己心中的積郁借萬疊之上的云山來抒發,凄咽中翻出激昂異響。
16.有人認為“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凄怨”兩句雖是化用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但又翻出新意。你對此如何理解?(6分)
答
15.C
16.《琵琶行》中的兩句側重描寫送別時的蕭瑟之景,渲染了凄涼的氛圍;(2分)而本詞化用的兩句側重表現詞人害怕聽到琵琶曲引發愁緒的內心狀態;(2分)并將荻花楓葉擬人化,使感情的表達更進一層。(2分)(共6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