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曰玉樓,眼名銀海;淚曰玉箸,頂曰珠庭。 歇擔曰息肩,不服曰強項。 丁謂與人拂須,何其諂也;彭樂截腸決戰,不亦勇乎。 剜肉醫瘡,權濟目前之急;傷胸捫足,計安眾士之心。 漢張良躡足附耳,東方朔洗髓伐毛。 尹維倫,契丹稱為黑面大王;博堯俞,宋后稱為金玉君子。 土木形骸,不自妝飾;鐵石心腸,秉性堅剛。
關鍵詞:幼學瓊林,身體
肩膀又稱“玉樓”,眼睛又名“銀海”;眼淚叫做“玉箸”,天庭名為“珠庭”。 把擔子放下休息叫做“息肩”,不肯屈服于人叫做“強項”。 丁謂替寇準拂拭胡須上沾的湯,這是何其的諂媚啊!彭樂把被敵人刺出的腸子截斷繼續與敵決戰,這是何等的英勇啊!“剜肉醫瘡”,只能暫時緩解目前的窘境;“傷胸捫足”,這是劉邦使將士安心的計謀。 漢代的張良曾經躡足附耳,為劉邦獻計獻策;東方朔曾經遇到的奇人黃眉翁,可以每三千年洗一次骨髓,每兩千年剝皮去一次毛。 北宋大將尹繼倫多次打敗契丹人,契丹人稱他為“黑面大王”;北宋大臣傅堯俞敢于直抨朝政,后人稱他為“金玉君子”。 “土木形骸”是形容人的身體不用額外妝飾;“鐵石心腸”是形容人的秉性堅毅剛強。
(24)丁謂:北宋大臣,字謂之,長洲(今江蘇吳縣)人。他狡黠過人,善于揣摩人意。寇準任宰相時,他任參知政事,即副宰相。丁謂對寇準畢恭畢敬。一次吃飯時,有湯落在寇準的胡須上,丁謂起而為之揩拂,寇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長官拂須耶?”說得丁謂既羞又惱,對寇準心生怨恨。 (25)彭樂:南北朝時著名將領,曾率東魏軍與宇文泰的西魏軍交戰,被敵刺傷,腸子流出,他將腸子截斷,繼續沖戰。 (26)傷胸捫足:楚漢戰爭時,劉邦與項羽在陣前對罵,項羽用箭射中劉邦胸部,劉邦為安定軍心,捂住腳說:“敵人射中了我的腳趾。” (27)躡足附耳:韓信平定齊國后,寫信給劉邦,想要為齊代王,此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見信大怒,欲斥責使者,張良暗中踩了劉邦的腳,并在他耳邊陳述利害,劉邦聽從張良建議,直接封韓信為齊王。 (28)洗髓伐毛:相傳東方朔曾遇見一位黃眉翁,黃眉翁稱自己已有九千歲,每三千年洗一次骨髓,每兩千年剝皮去一次毛。 (29)尹繼倫:北宋大將,多次打敗契丹人。因其面黑,契丹人稱他為“黑面大王”。 (30)傅堯俞:北宋大臣,清直無私,直言朝政,人稱金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