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xiāng)。別鄉(xiāng)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關鍵詞:黃帝內經,靈樞,五色篇
病色顯現在面部左側,就是左側有病;病色顯現在面部右側,就是右側有病。面部有病色,或聚或散而不端正的,觀察面部病色所在的部位,就可以知道發(fā)病的部位。氣色,就是指青、黑、赤、白、黃五色,它們都應端正充盈地顯現在所屬的部位上;如果出現在其他部位上,如心主的赤色出現在鼻準上,大如榆莢,不過幾天,必有病變。如果病色形狀為上邊尖銳,表明頭部正氣虛,病邪將向上發(fā)展;如果病色形狀為下邊尖銳,表明病邪將向下發(fā)展,病色形狀左右尖銳,表明病邪將向左右發(fā)展。五色和五臟相對應的關系是,青為肝色,赤為心色,白為肺色,黃為脾色,黑為腎色。肝與筋相合,心與脈相合,肺與皮膚相合,脾與肌肉相合,腎與骨相合。依據這種相應關系,就可診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