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注]有余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注】舒卷:指芭蕉葉的舒展,心的卷裹。
(1)上闋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
(2)末尾三句表現了詞中人物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上闕著力渲染芭蕉樹的繁盛、陰濃,才有下闕雨打芭蕉聲響的越大,才能更好體現主人公心境的凄楚,為下闕抒情做了鋪墊,芭蕉的葉葉舒展,蕉心常卷,襯托主人公的愁緒滿腸。
(2)“點滴霖霪”,渲染出凄涼愁慘的氣氛,“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抒發了主人公顛沛流離、懷遠念歸的感慨。
二
1.請簡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樹的形象特點。
2.詞人在下片是如何抒發思想感情的?
參考答案
1.樹干高大,枝葉繁茂,葉心舒卷,脈脈含情。
2.詞人通過長夜孤枕難眠、雨打芭蕉之聲的單調連綿和客居異鄉的飄零處境,抒發了深沉濃重、凄涼難耐的思國懷鄉之情。
簡析
此詞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來描繪芭蕉的形象,不僅準確地勾勒出芭蕉的本質特性,而且蘊含著巨大的情感力量。上闋從視覺入手,生動地寫出芭蕉的樹陰遮滿中庭,葉片舒展,蕉心卷縮的景象;下闋從聽覺入手,寫夜雨打在芭蕉上,聲聲入耳,使本來就輾轉不眠的詞人更加愁傷。全詞篇幅短小,含蓄蘊藉,用語直白,運筆輕靈,情思沉切。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