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①
前村雨過溪流亂,行路迷漫都間斷。
孤洲盡日少人來,小舟系在垂楊岸。
主人空有濟川心,坐見門前水日深。
袖手歸來茅屋下,任他鷗鳥自浮沉。
注:①梁棟,咸淳四年進士。遷寶應簿,調錢塘仁和尉。宋亡,歸杭州閑處守道。此詩大約作于南宋滅亡之前。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游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后游》。其時,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
1.請從情于景關系的角度,分析梁詩的頷聯和杜詩頸聯的相同點與不同點。(5分)
2.兩首詩的尾聯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1)、相同點:兩聯詩都是情景交融,景中有情(1分)
(2)、不同點:梁詩是以哀景寫哀情,詩人身處與外界隔絕的孤洲,整天又沒有來客造訪,在河岸垂楊的幽淡背景上,只有水波輕輕拍打著一葉小舟。氣氛幽冷,環境靜寂。可見詩人處境的凄苦和內心的孤寂。(2分)杜詩是以樂景寫樂情。清早薄如輕紗的晨曦,滋潤著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滯留大地的余暉,遲遲不退,沙地閃閃發光。表現了詩人對此美景的喜愛之情。(2分)
2.(1)梁詩尾聯以海鷗不驚比喻與世無爭的隱士,表達了詩人隱居山林,不再以世事為懷的決心。(3分)
(2)杜詩尾聯表明作者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悶完全減消了,除了這兒還要往那兒去呢?在美好的景色中游覽,暫將客愁忘卻,表達了作者希望擺脫愁緒(或強作豁達)的情感。(3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