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曙后月華猶冷濕,自知坐臥逼天宮。
晨雞未暇鳴山底,早日先來照屋東。
人世驅馳方丈①內,海波搖動一杯中。
伴師長住應難住,歸去仍須入俗籠。
【注】①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禪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寫天色破曉后的月光冷濕、居所逼近天宮,極言禪居之所地處濕寒,山勢高峻。
B.山上已日照東墻,山下晨雞還未報曉,表明兩處差異懸殊的同時,也為后文抒情張本。
C.詩人雖有出家禪居的想法,但又恐禪師不會應許,無奈還得回到令人煩憂的世俗之中。
D.這首詩寫景生動,抒情自然,借尋常物象傳達出真實的感受,語言清麗而又含蓄雋永。
16.詩的頸聯(lián)有什么含意?在結構上有著怎樣的作用?(6分)
答
15.C(“長住”未必是想出家,“難住”也并不是因為“禪師不會應許”)
16.含意:居于斗室之中想起人世間的奔波辛勞,就像看一杯水中起伏的波瀾,看上去轟轟烈烈,其實微不足道,表現(xiàn)出一種超然達觀的心態(tài)。作用:承上啟下,由前面的寫景轉入后面的議論抒情,禪居賞景后,心有所悟,油然生情;為尾聯(lián)的抒發(fā)胸臆作鋪墊,正因有了參悟,才會懷有“長住”的愿望和“入俗籠”的無奈。(6分。含意和作用各3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