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貺①尚書
(宋)沈唐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并州。簫鼓沸天,弓刀似水,連營十萬貔貅②。金騎走長楸。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路入榆關,雁飛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風流。有儒將醉吟,才子狂游。松偃舊亭,城高故國,空余舞榭歌樓。方面③倚賢侯。便恐為霖雨,歸去難留。好向西溪,恣攜弦管宴蘭舟。
【注釋】①王君貺,王拱辰,即詞中所指“賢侯”。②貔貅:喻勇猛的軍隊。③方面:地方軍政要職。
15、小明想要設計微視頻的畫面和鏡頭,以下設想不符合詞意的一項是( )
A.開頭三句用遠鏡頭,拍攝并州風光總貌,再聚焦人物個體特寫,體現地方風土人情。
B.用鏡頭的移動,從“簫鼓”“連營”鼎沸場景切換到榆關雁飛之景,景物富有層次。
C.從“儒將醉吟”切換到“舞榭歌樓”,用蒙太奇鏡頭將不同時空畫面組合,意境開拓。
D.結尾處配以弦管樂曲,用“泛舟西溪”慢慢淡出的鏡頭畫面,表現翩翩遠去的超然。
16、本屆詩詞大會以“城與人”為主題,導語為“只有人的情感進駐,才會有城的飽滿”,請你緊扣該主題及導語,幫小明為這首詞寫一段解說詞。
答
15、A.“再聚焦人物個體特寫”錯誤,“金騎走長楸。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描寫的是并州少年的群體形象,他們跨高頭大馬行走在大路上,都是身穿錦袍,腰挎寶劍,不是個體特寫。
16、在這首詞中,山光水色與歷史名都相會,自然與人文相輝相映,人杰與地靈呼應,政通與人和相諧;這首詞贊頌了一方官長,用智慧和情懷讓并州煥發光采,百姓與“賢侯”之間感情深厚,引發了詞人的追慕之情。而當時間流逝,只余見證“儒將”“才子”的“舞榭歌臺”,更說明了城市重要的不在瓦肆建筑,而在于情系。詞作詮釋了城市的自然、人文、社會的氛圍讓人的生命姿態更舒展,進發活力;同時表現了人的情感的進駐,會讓城市的自然山水印染人文氣息,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更相融,城市的文化內蘊更“飽滿”。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