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花聲·題岳陽樓①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注釋】①元豐六年(1083),詩人獲罪貶往郴州,途經岳陽樓,登樓而作本詞。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是(3分)( )
A.起首兩句勾畫出一幅洞庭葉落、水空迷蒙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
B.詩人因遭貶來到此地,又將離此南行,內心十分苦悶,聽曲自斟全無半點笑容。
C.“醉袖”用借代的修辭,以衣飾代人,不言醉臉、醉眼,而言醉袖,富有想象之美。
D.詞的上闕寫樓內宴飲,下闕寫樓外遠望,詞人因醉酒而吐露真情,結構安排自然。
15.“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是杜甫登臨而作的《登岳陽樓》。結合具體詩句,比較兩首詩詞所表達的情感的異同。(6分)
答
14.(3分)B(“十分”二字,寫的是歌妓給詩人斟滿酒;“斂芳顏”,即斂眉、斂容,寫的是歌妓的情態。)
15.(6分)相同點:兩首詩詞都表現了詩人流落江湖、仕途失意、報國(忠君)無門的苦悶。
不同點:①張詞寫出了思君戀國,對看王的期待,內心的迷茫,又有對自身遭貶的怨憤。②杜詩有初登岳陽樓的喜悅,年老多病、漂泊異地孤獨感傷,有對國家動蕩時局的關切與不安。(每點2分,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