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三章)
1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舜發于畎畝之中 發:出發,指被任用
B.管夷吾舉于士 士:知識分子
C.行拂亂其所為 拂:輔佐
D.而后作 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6.對選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一連列舉六位歷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用鋪排手法,以事實為依據,說理真實、深刻,令人信服。
B.孟子認為人才在艱苦環境中造就,也離不開人的主觀因素,提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觀點。
C.本文由個人的成才推及到治理國家的問題,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的論斷。
D.本篇結構嚴謹,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磨煉的好處,水到渠成得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中心論點。
【乙】
其明年,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贍。卜式持錢二十萬予河南守,以給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貧人者籍,天子見卜式名,識之,曰“是固前而欲輸其家半助邊”,乃賜式外徭四百人。式又盡復予縣官。是時富豪皆爭匿財,唯式尤欲輸之助費。天子于是以式終長者,故尊顯以風①百姓。
【注】①風:教化。
(選自《史記·平淮書第八》)
17.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贍
B.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贍
C.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贍
D.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贍
18.根據乙文,說說卜式是個怎樣的人。
答
14.D
15.(1)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以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2)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能匹敵的鄰國和外患的侵擾,這個國家就往往容易滅亡。
16.B
17.A
18.卜式主動出資幫助貧民,并且把天子的賞賜退還官府,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中有天下百姓,有著極深的家國情懷的人。
【解析】
14.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辨析。
A.句意: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發:興起,被任用;
B.句意:管夷吾是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加以任用的。士:獄官;
C.句意:通過那樣的途徑來使他的心靈受到震撼。拂:同“弼”,輔佐;
故選D。
15.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1)所以:用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驚動;忍: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堅韌;曾益:增加;曾,通“增”;能:才干。
(2)入:指在國內;拂:同“弼”,輔佐;出:指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當的國家;恒:常常。
1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B.孟子認為人才的造就離不開人的主觀因素,提出“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觀點,并非“提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觀點’”。
故選B。
17.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本句句意:貧民大舉遷移,都靠官府供養,官府無法全部供給。故斷句為: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贍。
故選A。
18.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人物形象分析。
根據【乙】文“卜式持錢二十萬予河南守,以給徙民”“式又盡復予縣官”可知,卜式拿二十萬錢給河南太守,用來供給移民,并將天子的賞賜全部交還官府。由此可知,卜式是一個關心百姓,不重錢財,有家國情懷的人。
參考譯文:
【甲】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是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加以任用的,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集市里贖買回來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以致肌膚消瘦,使他身處貧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使他的心靈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人常常犯錯,然后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奮起;表現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才能被人們了解。一個國家,在內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這樣,就知道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乙】第二年,貧民大舉遷移,都靠官府供養,官府無法全部供給。卜式拿二十萬錢給河南太守,用來供給移民。河南奏上富人幫助窮人的名冊,天子看到卜式的名字,記得這個人,說“這人以前就想捐獻家產的一半來補助邊防費用”,于是賜給卜式四百人的代更錢。卜式又把錢全部交還官府。這時富豪們都爭相隱匿錢財,只有卜式想要捐出來補助邊防費用。天子于是認為卜式是有德行的人,所以使他尊貴顯赫,以教化百姓。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