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鎮海樓
(清)陳恭尹
清尊須醉曲欄前,飛閣臨秋一浩然。
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
將開菊蕊黃如酒,欲到松風響似泉。
白首重陽唯有笑,未堪懷古問山川。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詩歌開篇寫作者美酒在手、重陽登高望遠,眺望金秋大好風光,讓人不由得心胸開闊、浩氣盈胸。
B. 頸聯以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的手法,描繪黃菊將綻,松風聲響如流泉之聲的景象,頗具秋日特色。
C. 詩歌結尾的“笑”字抒發作者心曠神怡之情,白發蒼蒼時佳節登樓,山川入懷,不由得懷古壯志
D. 本詩氣勢雄偉、寄托遙深,既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又有突出的個人創作風格,是古詩中的上乘之作。
16. 文學評論家汪端認為該詩“有拔山扛鼎之力”,請結合頷聯進行賞析。
【答案】
15. C
16. ①在意象的選擇上,選擇“五嶺”“峰”“九州”“水”“天”等宏大開闊、充滿力量感的意象。②在意境的營造上,以“五嶺”“九州”的山河浩瀚,營造出一種雄渾壯闊的意境。③在字詞的選取上,上句用“來”“在”把高山峻嶺落在廣袤原野的宏闊景象描繪出來,充滿氣勢與動感;下句用“盡”“浮”二字引領讀者把目光由廣陸移向煙波深處,引人生發無盡遐想。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詩歌結尾的‘笑’字抒發作者心曠神怡之情”表述錯誤,尾聯的“笑”是一種無可奈何、含淚自嘲的笑,為自己遭際坎坷,未能報效國家而產生感慨。
故選C。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兩句的意思是:五嶺從北方逶迤而來,于此連峰頭也顯不出來了。中原大地再往南也到了盡頭,接著的便是天水一線的汪洋大海。兩句詩寫登樓所見景色,至為精確、開闊。
首先,從意象的選擇上看,詩人用“五嶺”“峰”“九州”“水”“天”等意象表情達意,這些景物都具有宏大開闊、充滿力量的感覺,可謂“有拔山扛鼎之力”。
其次,從意境的營造上看,詩人用“五嶺”“峰”“九州”“水”“天”等意象,營造了一個宏大開闊、充滿力量感的意境,其雄渾壯闊質感頗“有拔山扛鼎之力”。
最后,從字詞的選取上看,上句用“來”“在”兩字,把高山峻嶺落在廣袤原野的宏闊景象描繪出來,充滿氣勢與動感,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下句用“盡”“浮”二字,引領讀者把目光由廣陸移向煙波深處,引人生發無盡遐想,氣勢雄偉、寄托遙深,讓人不由得心胸開闊、浩氣盈胸。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