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安徽鳳陽人。起卒伍,事成祖籓邸。積年勞,授燕山中護衛(wèi)千戶。燕師起,與朱能、張玉首奪九門。大戰(zhàn)真定,突入子城。戰(zhàn)白溝河,以勁卒搗中堅。夾河、滄州、靈璧諸大戰(zhàn),皆為軍鋒。盛庸兵扼淮,戰(zhàn)艦數(shù)千艘蔽淮岸。福與朱能將數(shù)百人,西行二十里,自上流潛濟,猝薄南軍。庸驚走,盡奪其戰(zhàn)艦,軍乃得渡。累遷至中軍都督同知。
福為人樸戇鷙勇,謀畫智計不如玉,敢戰(zhàn)深入與能埒。每戰(zhàn)勝,諸將爭前效虜獲,福獨后。成祖每嘆曰:“丘將軍功,我自知之。”即位,大封功臣,第福為首。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國公,祿二千五百石,與世券。命議諸功臣封賞,每奉命議政,皆首福。
先是,本雅失里殺使臣郭驥,帝大怒,發(fā)兵討之。命福佩征虜大將軍印,充總兵官。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為左、右副將,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為左、右參將,以十萬騎行。帝慮福輕敵,諭以:“兵事須慎重。自開平以北,即不見寇,宜時時如對敵,相機進止,不可執(zhí)一,一舉未捷,俟再舉。”
已行,又連賜敕,謂軍中有言敵易取者,慎勿信之。
福出塞,帥千余人先至臚朐河南。遇游騎,擊敗之,遂渡河。獲其尚書一人,飲之酒,問本雅失里所在。尚書言:“聞大兵來,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福大喜曰:“當疾馳擒之。”諸將請俟諸軍集,偵虛實而后進。福不從。以尚書為鄉(xiāng)導(dǎo),直薄敵營。戰(zhàn)二日,每戰(zhàn),敵輒佯敗引去,福銳意乘之。李遠諫曰:“將軍輕信敵閑,懸軍轉(zhuǎn)斗。敵示弱誘我深入,進必不利,退則懼為所乘,獨可結(jié)營自固。晝揚旗伐鼓,出奇兵與挑戰(zhàn);夜多燃炬鳴炮,張軍勢,使彼莫測。俟我軍畢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師而還。始上與將軍言何如,而遂忘之乎?”王聰亦力言不可。福皆不聽,厲聲曰:“違命者斬!”。即先馳,麾士卒隨行。控馬者皆泣下。諸將不得已與俱。俄而敵大至,圍之數(shù)重。聰戰(zhàn)死,福及諸將皆被執(zhí)遇害,年六十七,一軍皆沒。敗聞,帝震怒。以諸將無足任者,決計親征。奪福世爵,徙其家海南。
(選自《明史·列傳第三十三》)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自上流潛濟
B.敢戰(zhàn)深入與能埒
C.直薄敵營
D.張軍勢,使彼莫測
5.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以勁卒搗中堅
B.軍乃得渡
C.與世券
D.問本雅失里所在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邱福行伍出身,與明成祖關(guān)系親密。在成祖還是藩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效力在府邸,同時它也深受成祖信任,即位后論功行賞被排在首位。
B.邱福仕途順利,官職一再升遷。由最初的燕山中護衛(wèi)千戶累遷至中軍都督同知,后被封為淇國公,在討伐本雅失里時出任征虜?shù)膶④姟?p> C.邱福身經(jīng)百戰(zhàn),屢經(jīng)功勛,奪九門,戰(zhàn)真定,戰(zhàn)白溝河及夾河、滄州、靈璧等地,淮河岸邊奇襲盛庸。可惜在征討本雅失里時全軍覆沒。
D.邱福作戰(zhàn)時有輕敵思想。出塞后,他不顧皇帝的告誡以及下屬的勸阻,輕信地方奸細之言,執(zhí)意孤軍深入,結(jié)果陷入重圍之中,力戰(zhàn)而亡。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即不見寇,宜時時如對敵,相機進止,不可執(zhí)一,一舉未捷,俟再舉。
(2)敗聞,帝震怒。以諸將無足任者,決計親征。奪福世爵,徙其家海南。
參考答案
4.A【解析】潛:偷偷地,暗暗地。
5.D【解析】均為代詞,放在動詞前面,組成名詞性詞組,表示“……地方(事物)”。A.動
詞,率領(lǐng)/連詞,因為。B.副詞,才/副詞,表判斷。C.動詞,給/動詞,結(jié)交、親附。
6.D【解析】“力戰(zhàn)而亡”不準確,邱福是“被執(zhí)遇害”。
7.(1)即使不見賊寇,也應(yīng)當時時像面對敵軍那樣,觀察時機決定進退,不可固執(zhí)一見。一次作戰(zhàn)不勝,等待第二次作戰(zhàn)。
(5分,“即”“相”“執(zhí)”“再”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失敗的消息傳到朝廷,皇帝非常憤怒。因為眾將中沒有值得任用的人,決定親自出征。剝奪邱福的世襲爵位,將他的家人流放到海南。
(5分,“聞”“以”“奪”“徙”各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
邱福,鳳陽人。出身于行伍,在成祖為藩王時就侍奉在府邸。積累 多年功勞,被授予燕山中護衛(wèi)千戶。燕王起兵后,他與朱能、張玉率先奪取九門。在真定大戰(zhàn)中,沖進子城。在白溝河作戰(zhàn),率領(lǐng)精銳士兵直搗敵軍中堅。在夾河、滄州、靈璧各次大戰(zhàn)中,都是軍中前鋒。盛庸的軍隊扼守淮河,數(shù)千艘戰(zhàn)艦遮蔽了淮河兩岸。邱福與朱能率領(lǐng)幾百人,向西走了二十里,從上游偷偷渡過淮河,突然進逼南軍。盛庸受驚逃走,燕軍全部奪取南軍的戰(zhàn)艦,大軍才得以渡河。邱福屢次升官至中軍都督同知。
邱福為人樸實魯莽,十分勇猛,智略謀劃不如張玉,敢戰(zhàn)敢沖與朱能相當。每當打了勝仗,諸將都爭先獻上所俘獲的東西,只有邱福退在后面。成祖常常感嘆道 :“邱將軍的功勞,我自然明白。”成祖即位后,大封功臣,將邱福排在首位。授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封為淇國公,食祿二千五百 石,并授予世襲憑證。成祖命他評議各位功臣的封賞,每次奉命議論朝政,都把邱福排在首位。
此前,本雅失里殺死明朝使臣郭驥,皇帝非常生氣,派兵討伐他。命令邱福佩戴征虜大將軍官印,擔任總兵官,率十萬騎兵前往。皇上擔心邱福輕敵,告誡道:“用兵必須慎重。自開平以北,即使不見賊寇,也應(yīng)當時時像面對敵軍那樣,觀察時機決定進退,不可固執(zhí)一見。一次作戰(zhàn)不勝,等待第二次作戰(zhàn)。”出發(fā)之后,又接連賜詔,說軍中如果有人說敵軍容易攻取,千萬不要相信。
邱福出塞后,率領(lǐng)一千余人先至臚朐河的南邊,遇上敵軍巡邏的騎兵,打敗他們,于是渡河。俘獲敵軍的一名尚書,給他酒喝,詢問本雅失里所在之處。尚書說:“聽說大軍來到,他驚惶地向北逃跑,離這里大約三十里。”邱福非常高興地說:“應(yīng)當趕快騎馬過去捉住他。”眾將請求等到各路大軍集合后,偵察虛實后再出兵。邱福不聽。讓尚書做向?qū)В瑥街北平鼣碃I。戰(zhàn)斗了兩天,每一交戰(zhàn),敵軍就假裝戰(zhàn)敗退去,邱福一心想追殺他們。李遠勸阻道:“將軍輕信敵軍間諜,孤軍深入四處轉(zhuǎn)戰(zhàn)。敵人故意示弱引誘我軍深入,我軍前進必然不利,后退卻又擔心被敵人追擊,只有構(gòu)建營寨確保自身安全。白天揮旗擊鼓,派出奇兵向敵人挑戰(zhàn);晚上多多點火鳴炮,虛張聲勢,使敵方無法預(yù)料。等到我軍全部趕到,合力進攻他們,必定勝利。否則,也可以保全軍隊而返回。當初皇上和將軍怎么說的,您竟然忘了嗎?”王聰也極力說不可以。邱福都聽不進去,厲聲說道:“違犯命令的殺頭!”就率先驅(qū)馬前進,指揮士兵跟著前進。騎馬的人都哭了。眾將迫不得已與他同行。不久敵軍大批到來,將他們重重包圍。王聰戰(zhàn)死,邱福及眾將都被捉住遭到殺害,時年六十七歲,明軍全軍覆沒。失敗的消息傳到朝廷,皇帝非常憤怒。因為眾將中沒有值得任用的人,決定親自出征。剝奪邱福的世襲爵位,將他的家人流放到海南。
關(guān)鍵詞:“丘福,安徽鳳陽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