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已逐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這兩句是說,那些悲歡離合、人情冷暖的世俗之情,我們兩個因為共同的命運,感受特別深。如今,這些都如浮云般消散了,唯有我們兩人的友誼長存。然而,現在卻要離別了,滿腔的離愁別緒,有如湘江水般悠長,我的心隨著你的舟遠行,你的離恨滿載舟船而去。“世情”二字,含意極豐,命運相同,見相知之深。“空”字表達了一種無可奈何的依依惜別之情。
出自賈至《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注】①賈至,唐朝詩人,因事貶為岳州司馬。好友王八員外被貶長沙時,賈至給他送行。
②三湘:瀟湘、資湘、沅湘,詩里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帶。
逐:隨,跟隨。
參考譯文
在一個柳絮紛飛的時節,我告別了故鄉洛陽,經過千里跋涉,在梅花開放的寒冬到了三湘。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盛衰榮辱,如同浮云一樣,都是過眼云煙;可是,依依離情,卻像那悠長的江水一樣,綿綿不絕。
賞析
《巴陵夜別王八員外》是一首送別詩,賈至當時被貶在岳陽,王八員外貶往長沙,賈至為他送行。此詩前二句寫自己當年離開洛陽的情景,定下了悲涼的基調;后二句寫失意之人送貶謫之人,同病相憐,離情別緒綿綿不絕。全詩感慨萬端,情韻別致。詩人由己及人,由情及景,把寫得離別之情意味深長。
在政治上都懷才不遇,彼此在巴陵夜別,更增添了纏綿悱惻之情。
這首詩首先從詩人告別洛陽時寫起:“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到三湘。”暮春時節,柳絮紛紛揚揚,詩人懷著被貶的失意心情離開故鄉洛陽,在梅花盛開的隆冬時分,來到三湘。這里以物候的變化暗示時間的變換,深得《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遺韻。開頭兩句灑脫靈動,情景交融,既點明季節、地點,又渲染氣氛,給人一種人生飄忽、離合無常的感覺。回想當初被貶的情景,詩人不勝感慨,此時友人王八員外也遭逢相同的命運,遠謫長沙,臨別依依,感慨萬端:“世情已逐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第三句所說“世情”,可包括人世間的盛衰興敗,悲歡離合,人情的冷暖厚薄等。而這一切,詩人和王八員外都遭遇過,并都有過深切的感受。命運相同,相知亦深。世情如浮云,更添離情繾綣纏綿,有如流水之悠長深遠。結句比喻形象,“空隨”二字似寫詩人的心隨行舟遠去,也仿佛王八員外載滿船的離恨而去。一個“空”字,委婉地表達出一種無可奈何而又戀戀不舍的深情。
唐人抒寫遷謫之苦、離別之恨者的詩作很多,可說各抒其情,各盡其妙。這首詩以遷謫之人送遷謫之人,離情倍添愁悵,故沉郁蒼涼,情致深幽。一結有余不盡,可稱佳作。
關鍵詞:“世情已逐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