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
B.州郡覲謁
C.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D.而畜素琴一張
6、將文言虛詞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最恰當的一組是(
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
A.乎
C.以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仆。
B.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仆。
C.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仆。
D.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仆。
8.下面對文章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淵明年少心懷高尚,博學多才,性情率真,鄉里人都十分看重他。
B.陶淵明被任用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就自己回家了。
C.陶淵明深諳音樂,他自己備有一張琴,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撫琴作樂。
D.文中“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句與我們學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都表現了陶淵明悠然自得、陶醉于自然的情態。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4分)
(2)素簡貴,不私事上官 (3分)
(3)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3分)
參考答案
5、D畜,通“蓄”:存,儲存
6 . B
7、C
8、C.陶淵明不懂樂韻。
9.(1)因為他親人年邁家里貧窮,任用他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不久)就自己辭職回家了。
(2)(陶潛)向來簡樸自愛,不諂媚長官
(3)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勞煩音樂(要有美妙琴音)。(但、趣、勞各1分)
參考譯文:
陶潛(陶淵明),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于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被鄉里鄰居所看重。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自比(形容自己)。
因為他親人年邁家里貧窮,任用他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就自己辭職回家了。州里聘用他為主簿,不去,自己種田來養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鎮軍、建威參軍,陶淵明對親戚朋友說:“我打算彈琴唱歌過隱居的生活,可以嗎?”當政者聽說這件事后,調任他為彭澤縣令。在縣里,公田全部命令種秫谷,陶潛說:“讓
我一直醉酒就夠了。”妻子和孩子堅持請求種粳米。于是命令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米。(陶潛)向來簡樸自愛,不諂媚長官。郡里派遣督郵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說:“我不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彎腰(喪失尊嚴),小心謹慎的為鄉下的小人做事啊!”義熙二年,將印綬交還離開了彭澤縣,于是作了《歸去來兮辭》。
不久,被征召做著作郎,他沒有去任職。既拒絕了州里和郡里的人前來拜見,也就從未去拜訪過這些人,所去過的地方只是田里和家里,以及到廬山游覽觀光而已。刺史王弘很欽佩仰慕他,到(陶潛的)酒啊米啊用光的時候,(王弘)也會經常供給他。
關鍵詞:“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