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總中書政,專生殺黜陟,以恣威福。內外諸司封事入奏,惟庸先取視之,有病己者,輒匿不聞,由是奔競之徒趨其門下。魏國公徐達深嫉其奸邪,常從容言于上,惟庸銜之。達有閽者福壽,惟庸陰誘致為己用,為福壽所發。惟庸故起家寧國令,時太師李善長秉政,惟庸饋遺善長黃金二百兩,遂得召入為太常卿,累遷中書參政,遂與善長深相結,以兄女妻善長從子祐,貪賄弄權,益無所忌。一日,其定遠舊宅井中忽出竹筍,出水高數尺,諛者爭言為丞相瑞應,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夜有光燭天,于是惟庸稍自負,有邪謀矣。會惟庸家人為奸利事,道關,榜辱關吏,吏奏之。帝怒,殺家人,惟庸謝不知。帝又究故誠意伯死狀,惟庸懼且見發,乃計曰主上草菅勛舊臣何有我死等耳寧先發毋為人束手寂寂而是時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者常犯法帝切責之。二人懼,惟庸陰以權利脅誘之。二人素戇勇,又見惟庸用事,因與往來,久之益密。惟庸與御史大夫陳寧坐省中,閱天下軍馬籍,令都督毛驤取衛土劉遇寶及亡命魏文進等為心膂,曰:“吾有用爾也。”太仆寺丞李存義,善長之弟,惟庸之婿父也,以親故,往來惟庸家,惟庸令存義陰說善長以邪謀。惟庸又使指揮林賢下海招倭軍,約期來會,又遣元臣封績致書,稱臣于元,請兵為外應,皆未發。會惟庸子乘馬奔入挽輅中,馬死,惟庸殺挽輅者。上怒,命償其死。惟庸逆謀益急。而是時日本貢使適私見惟庸,惟庸約其王,令以舟載精兵千人,偽為貢者,及期,會府中力士掩執帝,度可取取之;不可,則掠庫物泛海就日本,有成約。
洪武十三年正月戊戌,惟庸因詭言第中井出醴泉,邀帝臨幸,帝許之。駕出西華門,內使云奇沖蹕道,勒馬銜言狀,氣方勃,舌駃不能達意。太祖怒其不敬,左右撾捶亂下。云奇右臂將折,垂斃,猶指賊臣第,弗為痛縮。上悟,乃登城望其第,藏兵復壁間,刀槊林立。即發羽林掩捕,考掠具狀,磔于市。
(節選自《明史紀事本末·胡藍之獄》,有刪改)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乃計曰/主上草菅/勛舊臣何有我/死等耳/寧先發/毋為人束手寂寂/而是時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者常犯法/
B. 乃計曰/主上草菅/勛舊臣何有我/死等耳/寧先發/毋為人束手寂寂/而是時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者/常犯法/
C. 乃計曰/主上草菅勛舊臣/何有我/死等耳/寧先發/毋為人束手寂寂/而是時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者/常犯法/
D. 乃計曰/主上草菅勛舊臣/何有我/死等耳/寧先發/毋為人束手寂寂/而是時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者常犯法/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魏國公徐達深嫉其奸邪”與“眾女嫉余之蛾眉兮”(《離騷》)兩句中的“嫉”字含義相同。
B. “惟庸故起家寧國令”與“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并序》)兩句中的“故”字含義不同。
C. “惟庸陰以權利脅誘之”與“陰知奸黨名姓”(《張衡傳》)兩句中的“陰”字含義相同。
D. “而是時日本貢使適私見惟庸”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兩句中的“私”字含義不同。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胡惟庸統管中書省事務,獨斷專權,魏國公徐達曾在皇帝面前揭發,胡惟庸懷恨在心,誘惑守門人福壽,圖謀加害徐達,卻未能如愿。
B. 胡惟庸一手遮天,日益驕縱,追名逐利之徒趨之若鶩,獻媚者稱其祖墳之上夜晚有光燭照天空,胡惟庸漸漸野心膨脹,懷有不臣之心
C. 胡惟庸擅殺車夫,皇帝憤怒,要求他賠償車夫損失,皇帝又要徹查誠意伯死亡的實情,胡惟庸深感恐懼,更加快了謀反的步伐。
D. 皇帝出西華門時,太監云奇沖撞圣駕,又言辭不清,被屈打至垂死,仍未放棄警告,皇帝終于醒悟,識破了胡惟庸的奸計。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會惟庸家人為奸利事,道關,榜辱關吏,吏奏之。
(2)惟庸因詭言第中井出醴泉,邀帝臨幸,帝許之。
【答案】
10. C 11. A 12. C
13. (1)恰逢胡惟庸的奴仆做了非法謀取利益的事情,路過關卡時,鞭打侮辱守關的官吏,官吏奏報了這件事。
(2)胡惟庸趁機謊稱自己宅第的井里涌出了甘美的泉水,邀請皇上親臨,皇上答應了。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謀劃說:“皇上草菅有功的舊臣,哪里還會有我的活路!同樣是死,寧可先舉事,也不能悄無聲息地被人捆住雙手。”而此時吉安侯陸仲亭、平涼侯費聚,經常犯法。
“勛舊臣”是“草菅”的賓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AB。
“費聚”是人名,之間不應斷開,“者”是語氣助詞,其后應斷開,排除D。
故選C。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
A.第一個“嫉”,動詞“憎恨”。句意:魏國公徐達十分憎恨他的奸邪。
第二個“嫉”,動詞“嫉妒”。句意:眾女嫉妒我的美貌。
B.第一個“故”,名詞,從前。句意:胡惟庸以前由寧國令起家。
第二個“故”,形容詞,舊,蒼老。句意:時光過去,容顏蒼老。
C.兩個“陰”均為“暗中”。句意:胡惟庸暗中用權勢威脅,用利益引誘。/暗中查知奸黨姓名。
D.第一個“私”,私下,副詞。句意:而此時日本來進貢的使臣恰好私自見胡惟庸。
第二個“私”,偏愛,動詞。句意: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因為偏愛我。
故選A。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述原文內容的能力。
C.“賠償車夫損失”錯誤,“償其死”的意思是“抵償死者的性命”。“又要”混淆了時間順序,皇帝追查誠意伯的死狀在前,要求胡惟庸抵命在后。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會”,恰逢;“道”,取道,路過;“榜”,鞭打,捶擊。
(2)“因”,趁機;“詭言”,謊稱,欺詐說;“第”,宅第;“臨幸”,皇帝駕臨;“醴泉”甘美的泉水。
參考范文:
胡惟庸統領中書省的政務,獨攬生殺和官吏升降的大權,并肆意行使賞罰的權力。內外各部門以密封的奏章向君主進言,胡惟庸先取出奏章看,有損害自己的,就將奏章藏起來不讓皇帝知曉,因此追名逐利之徒奔走其門下。魏國公徐達十分憎恨他的狡詐惡毒,常常在私下里向皇帝進言,胡惟庸懷恨在心。徐達有個守門人叫福壽,胡惟庸暗中誘惑福壽,想讓他為自己所用,被福壽揭發。胡惟庸以前由寧國令起家,當時大師李善長執政,胡惟庸送給李善長黃金二百兩,于是能被召入中央擔任太常卿,屢次升遷到中書參政,于是與李善長相交深厚,把哥哥的女兒嫁給李善長的侄兒李祐,貪污受賄玩弄權術,更加無所忌憚。一天,胡惟庸在定遠的舊宅的井中忽然長出竹筍,出水面幾尺高,獻媚的人爭相說這是上天給丞相的祥瑞,又說胡惟庸的祖輩父輩三世的墳冢上,晚上有光照亮天空,從此胡惟庸漸漸自負,有了邪惡的計謀。恰逢胡惟庸的奴仆做了非法謀取利益的事情,路過關卡時,鞭打侮辱守關的官吏,官吏奏報了這件事。皇帝憤怒,殺了仆人,胡惟庸推說不知情。皇帝又追究以前的誠意伯(劉基)死亡的實情,胡惟庸害怕事情將被揭露,于是謀劃說:“皇上草菅有功的舊臣,哪里還會有我的活路!同樣是死,寧可先舉事,也不能悄無聲息地被人捆住雙手。”而此時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經常犯法,皇帝嚴詞斥責他們。兩人恐懼,胡惟庸暗中用權勢威脅,用利益引誘。二人向來愚而好勇,又見胡惟庸當權,于是與他來往,時間長了關系更加密切。胡惟庸與御史大夫陳寧坐在中書省官署中,查閱天下兵馬簿冊,讓都督毛驤將衛土劉遇寶和亡命魏文進等收為心腹,對他們說:“我有用得著你們的地方。”太仆寺丞李存義,是李善長的弟弟,胡惟庸的親家,因為親戚的原因,往來胡家,胡惟庸讓李存義暗中以陰謀游說李善長。胡惟庸又讓指揮林賢出海招納日本軍隊,約定日期來會,又派遣元朝舊臣封績寫信,向北元稱臣,請求元兵作外部接應,這些事情都還沒有暴露。恰逢胡惟庸的兒子乘坐的馬車奔入對面車轅用來牽引的橫木中,馬死,胡惟庸殺了車夫。皇上憤怒,命令兇手抵命。胡惟庸圖謀叛逆更加急切。而此時日本來進貢的使臣恰好私自見胡惟庸,胡惟庸與日本王約定,讓對方用船載精兵千人,偽裝成進貢的人,到時候,會合胡惟庸府中的力士趨其不備捉拿皇帝,估計能夠拿下就拿下;不能拿下,就搶奪府庫里的財物渡海到日本,有正式的條約。
洪武十三年正月戊戌日,胡惟庸趁機說稱自己宅第的井里涌出了甘美的泉水,邀請皇上親臨,皇上答應了。皇帝剛出西華門,內監云奇沖犯皇帝車駕經行之路,拉住馬韁繩,口中含混,情緒正激動,說話太快不能表達意思。皇帝因他不敬而惱怒,左右一頓鞭打。云奇右臂將折斷,接近死亡,還指著胡惟庸的住宅,不因疼痛而縮手。皇帝醒悟,于是登上城墻遠望胡宅,看見夾墻中藏有士兵,兵器像林木般密集聳立,馬上派出禁軍趁其不備逮捕胡惟庸,拷打定案,在集市上將其肢體分裂。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