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憲中丞,都御史之號;內翰學士,翰林院之稱。天使譽稱行人,司成尊稱祭酒。稱都堂曰大撫臺,稱巡按曰大柱史。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號;憲臺、廉憲,提刑按察之稱。宗師稱為大文衡,副使稱為大憲副??ず睢畈?郡丞、貳候,同知譽美。郡宰、別駕,乃稱通判;司理、豸史,贊美推官。刺史、州牧,乃知州之兩號;豸史、臺諫,即知縣之以稱。
都憲中丞,都御史(08)之號;內勤學士,翰林院(09)之稱。 天使,譽稱行人(10);司成,尊稱祭酒(11)。 稱都堂曰大撫臺(12),稱巡按曰大柱史(13)。 方伯、藩侯,左右布政(14)之號;憲臺、廉憲,提刑按察(15)之稱。 宗師稱為大文衡(16),副使稱為大憲副(17)。 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貳侯,同知(19)譽美。 郡宰、別駕,乃稱通判(20);司理、廌史,贊美推官(21)。 刺史(18)、州牧,乃知州之兩號;廌史、臺諫,即知縣之以稱。
關鍵詞:幼學瓊林,文臣
柏府、鳥臺都是尊崇都御史的稱呼,鳳池薇省是譽美翰林院的名目;皇華詩是頌出使的行人,司成是對主管教育的國子監祭酒的尊稱。 京官有六科給事和各道御史,總稱叫做柱后惠文;外官有巡撫和總督,并稱為中丞開府。 方伯、藩侯都是左、右布政使的尊稱,臬司、廉憲是對提刑按察使的尊稱,學臺聽掌文學故號文術。運使總持監務故稱鹺憲。 邵侯刺史是太守的名號,極為尊貴;別駕、治中是知府的寮屬,聲望也很隆重。州牧邑長就是知州知縣的別號;貳尹、少府乃是縣丞縣慰的古稱。
(08)都御史:明代監察機構御史臺的長官。 (09)翰林院:翰林學士是負責為皇帝起草文書的官員。 (10)行人:古代傳達皇帝詔令的官員。 (11)祭酒:代管理國了監學府的官員。 (12)大撫臺:明代巡撫兼任都察院副都御史,故稱大撫臺。 (13)大柱史:稱巡撫為大柱史,又稱侍御、總馬、執法大夫、繡衣使者。 (14)布政:掌管一省戶政賦役的行政長官。 (15)按察:掌管一省的刑法事務。 (16)文衡:掌管一省教育的官。 (17)憲副:是監察史的副手。 (18)秦滅諸侯,設置郡,郡設郡守,轄地相當于方伯諸侯。唐代改郡為州,改太守為刺使。 (19)同知:是一府的副長官。 (20)通判:即督糧長官。通判跟隨刺史巡視,另乘一輛車,故稱別駕。 (21)推官:是府中理刑辦案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