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糲能甘,必是有為之士;
紛華不染,方稱杰出之人。
關(guān)鍵詞:圍爐夜話
能夠粗服劣食而歡喜受之不棄,必然是有作為的人;能夠?qū)β暽珮s華不著于心的人,才能稱做優(yōu)秀特殊的人。
[評語]
不厭粗服,可見這個人不好虛名;不棄劣食,可見這個人不貪口欲。這樣的人對于名利是不會動心的,在實踐圣賢之道上阻礙自然就少。宋儒汪民曾說;“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能嚼得菜根,便是能吃得下苦,在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上,必能腳踏實地去完成,而成為一位有為之士。所謂“無欲則剛”,剛者則能直道而行。
怎樣才算是一個杰出而優(yōu)秀的人呢?首先他必須能控制自己。一個人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自己,那么便很容易被環(huán)境帶動,這就成了境帶人,而非人帶境。一個人會被環(huán)境所帶動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自己沒有完全的自覺,不明白自己該做什么;另一種便是執(zhí)著于環(huán)境的某一點而不能放下,因此只能隨著該點而運轉(zhuǎn)。大部分人都執(zhí)著在嗜欲、愛好,乃至于聲色、名利之上。真正能如《華嚴經(jīng)》上所說,“猶如蓬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那般,對自己生命所遇的一切都不執(zhí)著,而能完成自己理想與抱負的畢竟不多,這樣的人才是杰出的人。
粗糲:粗服劣食。紛華:聲色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