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注釋】烏江亭:在令安徽省和縣東北的烏江浦,相傳為西楚霸王項羽自刎之處。
1.從題材上看,這首詩與杜牧的《赤壁》同屬于 詩。
2.在《赤壁》一詩中,作者對歷史上已有結局的戰爭做了假設性推想——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戰是曹操取得勝利。在本詩中,作者也對已有結局的戰爭做了
假設性推想——如果 ,也有可能 。
參考答案
1.(1分)詠史詩(或:懷古詠史詩)
2.(4分)項羽能“包羞忍恥”,渡過江去重整人馬;卷土重來,甚至打敗劉邦(或:楚漢之爭是項羽取得勝利)。
簡析
這首詩議論戰爭成敗之理,提出自己對歷史上已有結局的戰爭的假設性推想。首句言勝敗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缺乏大將氣度。三四句設想項羽假如回江東重整旗鼓,說不定就可以卷土重來。這首詩對項羽負氣自刎的惋惜。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