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沉沉翠幾重,轆轤亭下落梧桐。川光帶晚虹垂雨,樹影涵秋鵲喚風。
人不見,思何窮,斷腸古今夕陽中。碧云猶作山頭恨,一片西飛一片東。
沉沉的幾重綠色映著樓宇,轆轤亭下,落滿了梧桐樹的葉子,河水閃著粼粼的光,雨中,天空現出了彩虹,樹影中有濃濃的秋意,鵲兒在風中鳴叫著。
見不到我的愛人,思念真是無窮無盡,古來心懷離愁別緒的人,都是在這夕陽中愁斷肝腸!山上的碧云,似也有分離的愁與恨,一片飛向西,一片飛向東。
川光:波光水色。
何窮:無窮。
《鷓鴣天·樓宇沉沉翠幾重》是金朝劉仲尹的作品。碧云如恨,也就是恨如碧云,這云「一片西飛一片東」才惹人恨。至於云有沒有可能朝兩個不同方向飛,是有趣的話題,在詞人眼中,碧云被山頭分隔,剎那間正是一東一西,他只是把這恨,藉碧云在山頭的位置,化靜態為動態。
通過描寫樓宇層疊深邃,樹木重重圍繞的空寂幽深的景象為女主人公的活動提供背景,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為下文女主人公凝愁聚恨的情感作鋪墊。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云被山頭分隔,剎那間正是一東一西,他只是把這恨,藉碧云在山頭的位置,化靜態為動態,讓斷腸之人更加斷腸,含蓄雋永。開篇“沉樓重翠”明寫女主人公居住環境的幽深空寂,實際上是突出主人公孤獨寂寞之愁。“梧桐”句,主人公倚樓凝望所見之景,落葉梧桐不僅沒有排解他的寂寞之愁,更把她的愁加深一層,傷秋之愁。“川光帶晚”句,主人公把目光投向遠方,看到傍晚時分虹垂雨的美麗景象,樂景襯哀情,引發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愁。“樹影”句主人公目光落在近處看到巢中鳥兒呼喚未歸的同伴,更襯托她形單只影的孤獨,層層遞進。
劉仲尹 : 蓋州人,字致君,號龍山。能詩。海陵王正隆二年進士。以潞州節度副使,召為都水監丞卒。有《龍山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