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本中[注]
日數歸期似有期,故園無語說相思。
芭蕉葉上三更雨,正是愁人睡覺時。
[注]呂本中(1084-1145年),南宋詩人,世稱東萊先生,祖籍壽州(今安徽壽縣),徙居開封(今屬河南),宋高宗紹興六年(1136年)賜進士出身,寫此詩時詩人在福州寓居。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化用李商隱《夜雨寄北》,變李詩的不知歸期為“日數歸期”,意為馬上就可以回去。
B.第二句中的故園是故鄉更是故國,詩人直抒胸臆,沒有任何語言能夠表達思念故國之情。
C.“三更雨”意為夜已深,長夜難眠,而窗外雨滴芭蕉聲聲,讓詩人更添一份愁情。
D.全詩情感因“雨”境而生,具有獨特的審美況味,雨境詩思有悠遠的文化意蘊。
16、結合全詩,分析詩人到底表達了哪些“愁”情。
答
15、A.首句中的“似有期”是即便“日數歸期”其實永無歸期,而不是“馬上就可以回去”。
16、①詩人因戰亂而有故鄉不能回,對故國的思念之情難以言表,將家國的危亡現狀放在心上,為國為家愁。②漂泊在外,流落他鄉,詩人夜不成寐,聽到窗外雨聲,難耐的寂寞凄涼之情油然而生,為己愁。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