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煬帝行宮
劉滄①
此地曾經(jīng)翠輦過,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芳草多。
殘柳宮前空露葉,夕陽川上浩煙波。
行人遙起廣陵②思,古渡月明聞棹歌。
【注】①劉滄:晚唐詩人。②廣陵:指今揚州,隋煬帝曾三次來此游玩。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lián)以問句收束,表達了詩人對于當時的浮云流水究竟漂流到何方的追思。
B. 第三句中的“香銷”應置于“盡”字之后,此句揭露了隋煬帝的荒淫無度。
C. 芳草無涯本是美景,但“怨入”一詞使之成了典型的傷感之景,令人心驚。
D. 尾聯(lián)以景結情,既切合了詠“煬帝行宮”之意,又緊扣了諷晚唐當世之旨。
15. 明代文學批評家胡應麟評本詩頸聯(lián):“不言諷而諷味十足,且得思與景借之妙。”請結合詩句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
14. A
15. ①上句以殘柳點綴行宮,不言譏諷,對煬帝暴政的嘲弄卻溢于言表;下句寫煙波浩浩,川水渺渺,暗示龍舟不在,煬帝已逝,不言譏諷而譏諷之味已足。②頸聯(lián)描繪出一幅殘柳襯著斷壁殘垣、夕陽照著浩渺煙波的蒼涼畫面,畫面中蘊寓著濃濃的歷史興亡之情,情與景交融,是謂“思與景偕”。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