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少年生長,青年成長歷練,亦會有碩果累累的中年。
《論語》里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中年,在許多人看來,是一個活明白了的階段。有生活之累,也有家庭之美;有人生之樂,也有世事之悲……
而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事情,若每一件事都放心上,心會不堪重負,歲月也會紛蕪黯淡。
人到中年,淡看世事滄桑,讓心明凈通透,輕裝前行!
人到中年,無常,是常態
《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命運變幻是上蒼的玩笑,跌宕起伏是人生的本相。
正如作家田維在《花田半畝》中寫道:遺憾是常常的,孤獨是常常的,生來是品嘗苦味,生來便是看盡無常變幻。
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顛沛流離。可他卻說:“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身處凡俗心自清,把人間看得透徹清明。生活,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歌。
無論是悠揚,還是感傷,我們都要不畏路上的雪雨風霜,終會一路高歌,一路陽光。
人到中年,平淡安然,最是幸福
《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中年時的生活,沒有波瀾。回家后,沒有海誓山盟,沒有轟轟烈烈,只有默默陪伴。
孩子的一句問候,妻子的一杯熱茶,就足以溫暖人心。
做個淡然的中年人,婚姻不危機,經濟不翻車,家庭和睦,平安喜樂,就是幸福!
人到中年,花開花落,聚散隨緣
《禪詩》
唐·龍牙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風冬有雪,每一個季節都有著它自己獨特的風情。
如果夏天不再有燥熱,不再有蚊蟲,不再有蟬鳴,那么夏便不再是夏,而失去了它獨有的韻味。
如果四季是一首詩,那么平仄律動、悲喜交加才是生活真滋味,人世間得失無常,聚散隨緣。經歷的,都是修煉。
人到中年,把握當下,憐取眼前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以前總以為日子很長,時間很慢,走著走著,才發現,很快就到了人生的終點。
人生的太多時候,我們都在追逐遠方。追逐遠方的風景,癡念的人。
然而跋山涉水的疲憊后,遞來水杯的,卻是陪伴在身邊的人。
春光易逝,不如好好愛憐眼前的人。
人到中年,才明白,余生很貴,將時間與珍惜交給自己身邊的人吧,他們才是真實存在的,懂得珍惜,才會無悔。
人到中年,遵從內心,活出自己
《鷓鴣天·西都作》
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奏流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年輕時,總期待得到別人的肯定贊美,被別人否定時失落沮喪,想要去證明自己。
可是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卻對別人的生活評頭論足、說三道四。
做個通透的中年人,活出最本真的自己,多討好自己,少討好他人,多遵從內心,少看人臉色。
人到中年,愛生活,愛歲月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
宋·魏野
羨君還似我,居處傍林泉。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
閒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每到論詩外,慵多對榻眠。
友人隱居山林,過著隱逸的生活,他到流泉洗硯,就招得魚兒爭先恐后地吞咽著黑黑的墨水。
他點火煎茶,熏得站在爐邊的鶴來不及避開。韶華流逝,老之將至,也不覺得遺憾。
愛生活的人,即使在普通的日常中,也能感知到歲月的美好。
豐子愷說: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人到中年,看淡世事,風清日朗
《西江月》
宋·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
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人到中年,對人生有一種徹悟: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不要計較自己的辛勤勞苦,萬事本來已經在命中注定的。
事情已經發生,再去計較已沒有意義,不如享受現有的歡樂,明天還不知道怎么樣呢?
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生命匆匆,放下了執念負累,心才能風清日朗。
人到中年,笑對人生,恰似少年
宋·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一個人最可貴之處,就是認清了生活,依舊活出可愛的模樣。永遠不要被年齡束縛,即使人到中年,依然可以如少年般生活。
用熱情來澆灌生活,把日常的無趣活成愉悅,把平凡的瑣碎看成安好,把人生的坎坷編成花環。
一個愛生活的中年人,必被生活所愛!
世事驚濤駭浪,心是定海神針。
紛紜的世界,獨守己心,淡定從容,就有一份寧靜美好!
人到中年,不亂于心,不困于情,把別人眼中的茍且,活成自己的瀟灑人生。
雖人世有無盡的滄桑,我們更要學會看淡,一輩子很長,笑著慢慢走。歷經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更要學會與自己好好相處。
愿我們在乎的人平平安安,喜樂長伴,如此,足矣。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