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懷古
唐·戴叔倫
大江橫萬里,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聲險,蒼蒼天色愁。
三方歸漢鼎,一水限吳州。
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
【注釋】①三方:指魏、蜀、吳三國。②霸國:指歷史上割據江左的國家。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詩人站在京口江畔詠古嘆今,浮想聯翩:長江之水奔流萬里,千年的古渡口曾見證了多少往事。
B.頷聯運用疊字,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感:“浩浩”渲染了水勢的洶涌,“蒼蒼”天色烘托了他內心的愁緒。
C.第五句敘寫歷史上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的事實:天下曾三國鼎立,但隨著歷史的腳步,最終走向一統。
D.此詩為懷古詩,通過抒發對歷史上割據勢力興亡的感慨,借古諷今,諷刺大唐王朝統治者的腐化墮落。
16.有人認為“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與王勃《滕王閣詩》的“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有異曲同工之妙。請談談你對此的理解。(6分)
答
15.D(3分。“腐化墮落”錯,主要是感慨歷史興衰)
16.①均是感慨歷史變遷、自然永恒。借“帝子”與“霸國”抒發興衰感慨,借流水與“清泉”寫自然永恒。②均使用了設問,引發讀者思考。兩句均一問一答,引發人們對歷史興亡的深思。均采用了對比手法,自然永恒與朝代更迭作對比,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③均采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感慨古人古跡蕩然無存是虛寫,眼前的流水是實寫。均采用以景結情的手法。以“清泉”或“江水”作結,讓人回味無窮。
(6分。每點2分,答對3點得滿分。如有其它合理答案,如反襯,分析合理也可得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