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保衛戰是指1943年5月21日至6月3日,發生在湖北宜昌的一場中國軍隊對日本軍隊以弱勝強一次著名戰役,是鄂西會戰的關鍵之戰。石牌位置重要,石牌保衛戰是必須要勝利的戰爭,但由于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相對落后和石牌的地形特征,石牌保衛戰中不得以只能選擇拼刺刀戰斗。
石牌是湖北的一個小村落,南北均為斷崖,江面只有百余米寬度,日本要進攻重慶必須打過長江,要想過江就必須攻占石牌,國民政府也知道石牌是保衛重慶的關鍵所在,在1938年就開始在石牌布防。
1941年,日軍就曾經攻擊過石牌,敵曾以重兵從宜昌對岸進攻過石牌正面的平善壩,并以另一路進攻石牌側翼之曹家畈。兩路日軍當時都遭到我守軍的嚴重打擊當時損失慘重。
1943年5月,日軍攻陷宜昌。25日,渡過清河逼近石牌要塞。5月26日蔣介石傳來手令,嚴令江防軍胡璉等諸將領,英勇殺敵,堅守石牌要塞,勿失聚殲敵軍之良機。
5月28日,日軍全面向國軍陣地發起攻擊,在飛機大炮的轟炸下,國軍損失慘重,但是始終未退后一步,各個陣地都在拼命堅守。敵人步步緊逼,官兵在胡璉的指揮下英勇作戰,到最后雙方都到了無法開槍的地步,因為離得太近了,只能拼刺刀,中國軍人用血肉之軀構筑了一道鋼鐵長城。
保衛戰后期,國名黨空軍和盟國空軍也頻頻出動,與敵空戰,斷敵補給,轟炸后方,極大的援助了前方戰線。日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5月31日夜晚,日軍紛紛掉頭逃跑。6月2日,中國軍隊展開反攻,取得了石牌保衛戰的勝利。
石牌保衛戰的意義1、石牌保衛戰挫敗了日軍入峽西進的美夢,粉碎了日軍攻打重慶的部署,遏制住了日軍肆意踐踏的鐵蹄。
2、石牌保衛戰,是國民黨軍隊和日本軍隊為數不多的以弱勝強并且最終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
3、石牌保衛戰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西方軍事家譽之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甚至可以說,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后結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確立為世界軍事史上中華民族反法西斯取得勝利的著名戰役。
關鍵詞:高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