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性靈在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孰知二謝將能事,頗學陰何苦用心。
1.存底物:憑什么東西?
2.自長吟:自己拖著長腔反復吟誦,推敲修改。
3.孰知:熟知、深知。二謝:指南北朝時期的詩人謝靈運和謝朓。將能事:意謂二謝才思敏捷,詩有靈性。
4.陰何:指南北朝時期的詩人陰鏗、何遜。
《解悶十二首 其七》此詩是杜甫自道創作經驗之談。他認為寫詩可以陶冶性靈,而詩人憑什么寫好詩呢?自己是刻苦用心來寫詩的,每寫詩,都要反復吟誦、修改。同時也注意向前人學習,既熟讀二謝那些很有才情靈性的詩篇,更注意學習苦吟詩人陰鏗、何遜,刻苦用心寫詩。《讀杜心解》云:"自言攻苦如此"。《石洲詩話》云:"欲以大小謝之性靈而兼學陰、何之苦詣也"。
杜甫 : 杜甫(拼音:fǔ)(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