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書巢
【原文】
吾室之內,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痰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耶?”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節選自宋·陸游《渭南文集》)
【注釋】
① 棲于櫝:藏在木箱里,堆在木箱上;櫝:木柜,木匣。這里指書櫥。②陳:陳列。
③覿(dí):看。④間:間或,偶爾,有時候。⑤槁枝:枯樹枝。⑥就:走近,靠近。⑦既:已,已經⑧信:確實。
【參考譯文】
我的屋子里,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 抬頭低頭,四周環顧,沒有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傷, 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而刮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象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說的鳥窩嗎?”于是邀請客人走近看。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已進屋的,也不能出來,于是(客人)也大笑著說:“確實這象鳥窩。”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或:有的 ②櫝:木箱子 ③陳:置,放
④間:間或,偶爾 ⑤或:有時 ⑥就:走近,靠近
2.翻譯
信乎其似巢也。
它確實像鳥巢啊。
3.書齋是讀書人精神的巢穴,心靈的港灣,人們總是要賦予書房一個美好的名字。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自感書多且亂,因而為書齋命名“書巢”。書齋題名雖屬小事,卻能折射出書房主人的情趣和志向。你還能說出其他一二個名人的書齋名及其含義嗎?
參考答案:
陋室: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居室兼書房名。詩人曾專門寫下了篇膾炙人口的《陋室銘》,以描繪自己書齋的簡陋,把自己的“陋室”與三國時諸葛亮的“茅廬”以及西漢文學家楊雄的“玄亭”相提并論,表現了高潔的品行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苦齋 :明朝文學家章溢隱居在龍泉縣一間陋室里進行學習和創作,他以苦為樂,發奮用功,寫出不少著名的詩文。他曾說:“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劉基為這種精神所感動,寫了《苦齋記》一文,把章溢的書齋取名為苦齋。
“七焚齋”: 又名“七錄齋”。明朝文學家張溥自幼勤奮好學,他讀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完畢后,朗讀一遍即燒掉,接著再抄,再讀,再燒,如此反反復復達六七次之多。天長日久,他的右手握筆處長出了老繭。為了勉勵自己,他就把自己讀書的屋子取名為“七焚齋”。
項脊軒:明朝文學家歸有光的書齋。據說,他的遠祖道隆曾居住在江蘇太倉縣項脊涇,他以“項脊”命名,有紀念祖先之意。
聊齋:清代文學家蒲松齡題書屋為“聊齋”。相傳,在創作《聊齋志異》時,為搜集素材蒲松齡常設煙、茶在路邊,過路人只須到此講講故事、傳聞,或聊聊天,便可免費享用。一旦聽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齡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書屋名為“聊齋”。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