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晌即謂片時,日曛乃云日暮。疇昔、曩者,俱前日之謂;黎明、昧爽,皆將曙之時。月有三浣:初旬十日為上浣,中旬十日為中浣,下旬十日為下浣;學足三馀:夜春日之馀,冬春歲之馀,雨者睛之馀。以術(shù)愚人,曰朝三暮四;為學求益,曰日就月將。焚膏繼晷,日夜辛勤;俾晝作夜,晨昏顛倒。自愧無成,曰虛延歲月;與人共語,曰少敘寒暄。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tài)炎涼。
片晌即謂片時,日曛(44)乃云日暮。 疇昔(45)、曩者(46),俱前日之謂;黎明、昧爽(47),皆將曙之時。 月有三浣(48):初旬十日為上浣,中旬十日為中浣,下旬十日為下浣;學足三馀(49):夜者日之馀,冬者歲之馀,雨者晴之馀。 以術(shù)愚人,曰朝三暮四(50);為學求益,曰日就月將(51)。 焚膏繼晷(52),日夜辛勤;俾晝作夜(53),晨昏顛倒。 自愧無成,曰虛延(54)歲月;與人共語,曰少敘寒暄(55)。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tài)炎涼。
關(guān)鍵詞:幼學瓊林,歲時
片晌是說片刻的時候,日曛是說天將要晚的樣子。疇昔、曩者都是前日的別稱,黎明、昧爽都是天將破曉的時候。 一個月的時光分為三浣:初旬十日為上浣,中旬十日稱為中浣,下旬十日稱為下浣;做好學問要充分利用三余的時間,夜晚是白晝之余,冬季是一年之余,下雨天是晴天之余。 詐術(shù)可以欺人,譬如狙公飼狙的朝三暮四;為學要求日益進步,須如詩經(jīng)上說的日就月將。 點起了燈來繼續(xù)日間尚未完成的工作,形容日夜辛勞。俾晝作夜是說把白天和夜晚的作息弄顛倒了。 一事無成而自覺慚愧,可以說成虛延歲月。與人交談講一些客套話,則稱為少敘寒暄。 趨炎附勢羨富嫌貧,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這是最可憎的表現(xiàn)。
(44)曛:日落時的余光。 (45)疇昔:往昔,以前。 (46)曩者:以往,以前。 (47)昧爽:指黎明。昧,昏暗不明。爽,明亮。 (48)三浣:古代官員每十天發(fā)一次俸祿,休息一次,洗衣洗澡,稱為一浣。 (49)三馀:漢末董遇好學,曾對人說:“學者當利用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歲之余,雨者晴之余。” (50)朝三暮四:古時有個養(yǎng)猴的人,發(fā)栗子喂猴,說:“早上三個,傍晚四個。”眾猴皆怒。又說:“早上四個,傍晚三個。”眾猴皆喜。見《莊子·齊物論》。亦載于《列子·黃帝》。后以朝三暮四指用詐術(shù)行騙,也指經(jīng)常變卦,反復無常。 (51)日就月將:每天都有些成就,每月都有所前進。形容積少成多。 (52)焚膏繼晷:點上燈燭,接續(xù)日光。形容日夜不停,非常勤奮地工作或讀書。膏,油脂,這里借指燈燭。晷,日光。 (53)俾晝作夜:把夜晚當做白晝一般利用,形容夜以繼日地工作或?qū)W習。俾,使,把。 (54)虛延:虛度。 (55)寒暄:問寒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