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惟不平則鳴,圣人以無訟為貴。 上有恤刑之主,桁楊雨潤;下無冤枉之民,肺石風清。 雖囹圄便是福堂,而畫地亦可為獄。 與人構訟,曰鼠牙雀角之爭;罪人訴冤,有搶地吁天之慘。
關鍵詞:幼學瓊林,訟獄
百姓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會發出不滿的呼聲,圣明的人認為人世間沒有官司可打是最寶貴的。 上面有慎用刑法的君主,用刑猶如細雨滋潤萬物,使罪犯被感化而向善;下面也沒有被冤枉的百姓,用來喊冤的肺石則冷冷清清。 雖然幽苦能幫助人們棄惡從善,牢獄可能就是福堂;上古的民風淳樸,在地上畫一個圈也能成為監獄。 和人結怨打官司可以說是“鼠牙雀角”的爭斗;但是犯人訴訟冤情則有“搶地吁天”的慘狀。
(01)不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有“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之句。后來多指遇事不平而發出不滿的聲音。 (02)無訟為貴:《論語·顏淵》:“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意思為人世間沒有官司可以打,這才是可貴的。 (03)恤刑:指古代中國用刑慎重不濫。《書·舜典》:“惟刑之恤哉。” (04)桁楊雨潤:本意為桁楊像細雨潤物,后比喻賢明的君主慎用刑,而使罪犯被感化向善,猶如細雨滋潤萬物。桁楊,古代的一種刑具,枷在犯人的腳上或脖子上。《莊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05)肺石風清:肺石很冷清,用來形容沒有受冤而告狀的人。肺石,傳說為古代放在朝廷門外的石頭,百姓可以站在石頭上面控訴地方官員,因為色赤并且如肺形所以得名肺石。 (06)囹圄:牢獄。 (07)福堂:幸福的地方。 (08)畫地亦可為獄:上古的時候民風淳樸,相傳在地上畫個圈就可以作為牢獄。 (09)鼠牙雀角:《詩經》中有“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何以訴我訟”的詩句。后來用“鼠牙雀角”作為爭訟之辭。搶地吁天:以頭碰地,口呼天。形容狀況極為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