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全面回暖,春的氣息漸濃,春的腳步正悄悄走近。今天,讓我們一起在這些絕美詩詞里,迎一場春暖花開吧。
春風:和煦溫柔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賞析
“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為千古名句,點出了時令已是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使動靜結合,用得絕妙。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賞析
這是一首詠春詩。“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次句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第四句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春雨:淅瀝纏綿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詩的情節從概括的敘述到形象的描繪,由耳聞到目睹,自當晚到次晨,結構謹嚴、用詞講究,使人從字里行間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悅的春天氣息。
初春小雨
【唐代】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賞析
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有,近看卻無,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
春花:競相怒放
【唐代】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賞析
整首詩用“人面”“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回環往復、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作者游園不成,紅杏出墻的動人情景。不但表現了春天有著不能壓抑的生機,而且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春月:皎潔清朗
春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賞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兩句,寫山中勝事,物我交融,神完氣足,人情物態,兩面俱到。既見出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顯出詩人的童心不滅與逸興悠長。
春夜
【宋代】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
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欄桿。
▍賞析
這是春夜懷人之作。“月移花影上欄干”一句中,有月有花,影動花凝。這句詩間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沒睡,看著花影從庭院移到欄桿。詩人沒有正面寫對人的懷念,而是通過香盡漏殘、月移風寒,寫出時光的推移,從而表明詩人徘徊之久和懷想之深。
春水:碧波蕩漾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賞析
這兩句詩勾勒出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惠崇春江晚景(節選)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賞析
“春江水暖鴨先知”,視覺由遠及近,即從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蕩漾,好動的鴨子在江水中嬉戲游玩。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
春柳:婀娜多姿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賞析
前兩句深深地抓住了垂柳的特征,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后兩句將春風比作剪刀,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
洞仙歌·詠柳(節選)
【宋代】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
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賞析
寫柳的體態標格和風韻之美。此詩寫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雋、雅潔、秀麗。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質特色,從她的體態美,進而刻畫了她的品格美。
春草:綠茵遍野
絕句二首(節選)
【唐代】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賞析
詩一開始,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凈絢麗的春景,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艷。全詩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致,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格的篇章。
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賞析
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后兩句作者抓住古原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這一特點,造就一種壯烈的意境。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對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絕千古。
春景:春暖花開
【唐代】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賞析
首句是詩人在城東游賞時對所見早春景色的贊美。第二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繪。后兩句用“若待”兩字一轉,改從對面著筆,用芳春的艷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錦,寫景色的秾艷已極;游人如云,寫環境之喧嚷如市,反襯出詩人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
玉樓春·春景
【宋代】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
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
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
且向花間留晚照。
▍賞析
此詩上片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艷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思想。
春游:流連忘返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
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體現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
出郊
【明代】楊慎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
▍賞析
小詩寫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勾畫了南方山鄉春天田野的秀麗景色,詩中有畫,靜中有動,全詩用極其淺顯而流暢的語言,捕捉了西南山鄉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