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煙蕪淡復濃,寂寥佳節思無窮。竹林近水半邊綠,桃樹連村一片紅。盡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風。遙知幕府清明飲,應笑驅馳羈旅中。
荒蕪的平原上煙霧一會淡薄一會濃厚,在這寒食佳節我倍感寂寥,更加思念朋友。靠近竹林的溪水因為翠竹倒影的原因已經是一半青綠,村外桃林將村子圍繞,連成一片紅色。春雨瀟瀟,我解鞍下馬在山店休息;天色已晚,回首望去,酒旗迎風招展。雖然遠離幕府,但是我依然知道各位朋友在清明這一天把酒言歡,應該少不了笑話我馳騁在外風塵仆仆的樣子吧。
寒食:即寒食節,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煙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后來與清明節合并。
詩人首聯切題,寒食佳節,荒蕪的景色,引發了詩人無盡的思念。頷聯、頸聯寫景,描繪了詩人在許昌道中寒食節氣所見春天生機勃勃、風雨不歇的景色:綠竹青青,照映在附近水畔,桃花燦燦,連村火紅一片;春雨綿綿,阻礙旅人行途,酒旗搖搖,風吹天色將暮。尾聯詩人想象幕府中的朋友們在清明時節飲酒的時候,其樂融融,酒席宴飲之間,朋友們可能還將詩人在外羈旅無歸、驅馳趕路的事情當作笑談。這里詩人不說自己想念朋友,而想象朋友們在想念著自己,運用的是對寫法。
司馬光 :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