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注
①夢得:劉禹錫的字。公元815年(元和十年)舊歷三月,曾因“永貞革新”遭貶謫的柳宗元、劉禹錫奉旨返京后,再度被遠謫。②伏波:這里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亂上功勛卓著。③翁仲:后世稱銅像或墓道石。此指衡陽湘水西岸馬援廟前石人。
(1)頷聯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
(2)從全詩看,詩中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分條作答。
參考答案
(1)①即景抒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將軍廟淪為“遺墟”,殘破不堪,廟前荒草遍地的衰颯景象,寄寓自己前途渺茫的感嘆,暗含身世之慨。②借古諷今,借當年伏波將軍馬援統軍南征威風八面而今廟毀草長一片荒涼,諷當朝國運衰微,寄《黍離》之悲。
(2)①命運坎坷、前途渺茫的悲痛與茫然。②英雄失路、報國無門的憤懣與憂郁。③生離死別、無緣再見的傷感與失落。
二
(1)頸聯中的“慵疏”一詞有哪幾層含義?請作簡要說明。
(2)從全詩看,詩中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分條作答。
參考答案
(1)表面上是說自己懶散粗疏,實際上暗指自己為人耿介。憤激之語中表明了自己寧受“物議(非議)”也決不屈心易志的人生態度。
(2)①命運坎坷、前途渺茫的悲痛與茫然。②英雄失路、報國無門的憤懣與憂郁。③生離死別、無緣再見的傷感與失落。
三
14.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首聯寫兩人在長期貶謫之后重回長安,沒料到再度被遠謫,兩句表現了命運之多變,人生之艱辛。
B.“伏波故道風煙”寫詩人行進在伏波將軍當年出征的路上,追憶前賢,不由得心生自勉奮發之意。
C.“翁仲遺墟草樹平”寫伏波將軍的廟宇空余石像荒草、斷壁殘垣,借此感慨人心變異,世道衰微。
D.“直以慵疏招物議”,表面說因為官慵懶粗疏而招來非議,實則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心中憤激不平。
E.“休將文字占時名”話中有話,因為兩人曾因作詩諷剌權貴而背上罪名,此處多有調侃、自嘲之意。
15.尾聯“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是怎樣抒發感情的?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解析:B D(B項,表達的不是“自勉奮發”之意,而是在追憶前賢的同時,古(人)今(我)對比,感慨自身飄零于世,壯志難酬。要注意結合把握整首詩的感情傾向,并結合上下文來理解。D項,“表明自己懷才不遇”不對,這里表達的情緒是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詩人的反話,他們招致“物議”的真正原因是為人迂直,堅持操守,所以為小人所不容。)
15.(1)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不必臨河取水,離別時的眼淚就可以洗濯冠纓,表現詩人珍重惜別的感傷,以及歷盡艱辛的悲愴。(2)用典(或對典結情)。“濯纓”用《楚辭》之典,有與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無畏打擊,保持志行之高潔。(每點3分,共6分)
簡析
此詩首聯兩句,有回顧,有直面,起伏跌宕,貯淚其中。頷聯以伏波將軍馬援的故事暗點“古道西風瘦馬”之意,令人瞻望前途,不寒而栗。頸聯正話反說,寓莊于諧,似調侃,類解嘲。尾聯兩句,表友情之深厚,嘆身世之悲凄,將全詩的感情推向高潮。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