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歸老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①蠅頭二萬言。
讀書
是非得失兩茫茫,閑把遺書細較量。
掩卷古人堪笑處,起來摩腹步長廊。
【注】①課:閱讀。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陸詩思路清晰,前兩句概括寫讀書的目的,后兩句描寫了燈下讀書的情景。
B.辛詩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難明,這與作者在現實中理想屢屢碰壁有關。
C.辛詩三、四句寫即使讀到書中古人寫的有趣的情節,詩人也只能捶胸頓足。
D.兩首詩語言都淺顯平易,描寫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細節,但淺中有深意。
16.從這兩首詩中可以獲取哪些讀書方面的啟示?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答
15.C.“捶胸頓足”錯,“堪笑處”是指可笑之處,“摩腹”指揉著肚子大笑。
16.①活到老學到老,要勤學苦學。如陸游所說,即使年紀大了,寧愿沒有五畝田也要讀書;眼力不好了,也要讀上萬的文字。②讀書的目的是為天下黎民百姓謀福祉。如陸游讀書的本意就是為老百姓。③盡信書不如無書(或者書本和現實會有一定差距)。如辛棄疾在古人書中探尋是非得失的看法,覺得可笑。④學會從書中尋找面對現實困境的解決辦法。如辛棄疾正是對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1)陸詩第一句“歸老寧無五畝園”意思是:歸老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據此得到讀書方面的啟示:即使年紀大了,寧愿沒有五畝田也要讀書。
陸詩第三四句“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意思是: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讀上萬的文字。據此得到讀書方面的啟示:活到老學到老,要勤學苦學。
(2)陸詩第二句“讀書本意在元元”的意思是:讀書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據此可知:讀書的目的是為天下黎民百姓謀福祉。
(3)辛詩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難明,第二句寫自己把平時無用的卷冊書籍拿來仔細評讀。這兩句是說辛棄疾正是對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書中去尋找答案。由此得到啟示為:當自己是非不分時,要學會從書中尋找面對現實困境的解決辦法。
(4)辛詩第三句“掩卷古人堪笑處”意思是:我合上書想古人可笑之處不正是今人的可笑之處。辛棄疾在古人書中探尋是非得失的看法,覺得可笑。由此得到啟示為:盡信書不如無書(或者書本和現實會有一定差距)。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