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事變”又被稱為“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盧溝橋事變的發生也讓全民族人民有了危機意識,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中國人民在經過流血犧牲、艱苦抗戰,終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贏得了這場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1、盧溝橋事變是日帝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開始。中國人民的抗戰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發起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戰。由于國民政府實行片面抗戰的路線,使中國丟掉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
2、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讓中國人民意識到了生存的危機,意識到了中華民族存亡的危機。面對日本的野心中國國民政府本來還有一點和平解決的希望,但是后來這種希望蕩然無存,蔣介石本來一直都與共產黨敵對,經過盧溝橋事變后他積極地回應了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盧溝橋事變的發生拉開了我國全面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序幕,同時也表明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亞洲戰場的開端。
盧溝橋事變發生的過程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盧溝橋事變的感悟一個國家只要落后,就會被帝國主義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一個國家只要落后,他的權益就無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但在弱小的國家收到欺凌時,選擇逃避,是沒有一點作用的,退讓,只會讓敵人更加囂張,他們永遠都不會滿足。哪怕國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進行斗爭,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
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說過: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肩負起時代的重托,學好保衛國家、建設國家的本領,團結奮斗、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盛舉,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中國必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關鍵詞:高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