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之世,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受命之主,不獨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亦不易。 生平所為皆可對人言,司馬光之自信;運用之妙惟存乎一心,岳武穆之論兵。 不修邊幅,謂人不飾儀容;不立崖岸,謂人天性和樂。 蕞爾、幺么,言其甚小;鹵莽、滅裂,言其不精。 誤處皆緣不學,強作乃成自然。 求事速成曰躐等,過于禮貌曰足恭。 假忠厚者謂之鄉(xiāng)愿,出人群者謂之巨擘。 孟浪由于輕浮,精詳出于暇豫。 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 過多曰稔惡,罪滿曰貫盈。 嘗見冶容誨淫,須知慢藏誨盜。 管中窺豹,所見不多;坐井觀天,知識不廣。 無勢可乘,英雄無用武之地。 有道則見,君子有展采之思。
關鍵詞:幼學瓊林,人事
當今之世,不單是君王選擇臣子,臣子也選擇君王;不僅創(chuàng)業(yè)艱難,守業(yè)也不容易。 司馬光自信光明正大,生平所做的事都可以對人說得,這是溫公自信的言語。岳飛論兵法,認為運用兵法的奧妙訣竅,全在于憑智慧隨機應變。人不修飾儀表容顏,是說人平坦率直。不立崖岸是說人的性格隨和。 蕞爾、幺麼都是微少之意;魯莽滅裂則是指輕率莽撞做事不精細。人會做錯事,都是因為沒有好好地學習。勉強自己努力去做,久而久之習慣便成自然。 做事太講求速成,不循次序叫做躐等。對待人過分的謙恭禮貌稱為足恭。貌似忠厚偽善欺世者謂之鄉(xiāng)愿,才華事功超出常人者稱做巨擘。孟浪是粗疏魯莽之意,大都由輕率浮薄里得來。精細周詳則出于從容閑靜,深思熟慮。 做善事自然流芳百世;為非作歹者便要遺臭萬年。過錯太多叫做稔惡;罪惡累累謂之貫盈。 容貌裝扮得太妖冶,便會招惹別人產生yín亂的意圖。財物收藏不謹慎,等于慫恿盜賊來行竊。從竹管中窺看野豹,所看到的范圍并不多,也不是全部;坐在井內觀看天空,則眼界狹小見識不廣。 沒有適當的環(huán)境時機,英雄豪杰空有才能也無處施展。天下有道,君子才會出來為國家成就一番事業(yè),才能大展才能。
(149)邊幅:布的邊緣,借指衣飾。 (150)立崖岸:站在山崖、岸邊,指倨傲不合群。 (151)蕞爾:很小的樣子。 (152)幺麼:細小。滅裂:輕率。 (153)誤處皆緣不學:漢高祖劉邦平生犯錯誤的地方很多,后來有個名叫唐仲友的人評價說:“誤處皆緣不學,改處皆由敏悟。” (154)強作:強行作出。 (155)躐:逾越。 (156)足恭:巧言令色,過于恭敬。 (157)鄉(xiāng)愿:德行不好。 (158)巨擘:大拇指,比喻杰出的人物。 (159)孟浪:輕率。 (160)暇豫:從容考慮。 (161)稔惡:積惡太多。 (162)貫盈:如穿錢的線,已經貫滿,后指罪惡。 (163)誨淫、誨盜:《易經》云:“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意思是藏物不謹慎,如同教人為盜,修飾儀容,是教人為淫亂。 (164)管中窺豹:東晉的大書法家王獻之年輕時聰明過人,有一次看其父王羲之的門生們樗蒲(一種博戲),見到勝負將分,不禁叫道:“南風不競。”諸門生輕視他是小孩子,說道:“這小鬼頭管中窺豹,只看到一個斑點。”后以“管中窺豹”等比喻眼光狹小,所見有限,或用做謙詞。 (165)英雄無用武之地:曹操率大軍南征荊州,劉琮投降曹操,劉備只好去東吳聯(lián)合孫權。諸葛亮在柴桑勸說孫權,說劉備考慮同劉表的關系才落得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希望孫權能夠與劉備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付曹操。后用以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166)見:同“現(xiàn)”。 (167)展:舒展。采: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