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如果把你的工作用一句詩文表達
你會用哪句呢?
今天小編給大家選了幾個職業
教 師
詩文立門庭使人學已,
人一學即似者,
自詡為'大家',為'才子',
亦藝苑教師而已。
——清·王夫之 《姜齋詩話》卷二
現代教師
百科上是這樣解釋的:
在各級各類學校中,
以教育培養學生專業知識
和做人為職責的專業工作者。
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
和能夠給大家帶來
一定正確知識和指導的有能力的人。
大概……在當下
更像一種職業吧
古代教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在古代,“老師”也叫“先生”“夫子”
“山長”、“師傅”、“西席”等
比如“夫子”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
后來成為人們對教師的尊稱。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西席”也稱西賓,是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其來源為一個典故:
漢明帝劉莊當太子時,曾拜桓榮為師,
登皇位后,他對桓榮仍十分尊敬,
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聽桓榮講經。
漢代席地而坐,室內座次以靠西向東為尊。
漢明帝雖貴為皇帝,
仍然給桓榮安排坐西面東的座席,
表示對啟蒙老師的尊敬,
此后,“西席”或“西賓”
就成了對教師的尊稱。
至于“太傅”這種老師
就不是隨便能享受的待遇了
文字工作者
類似于編輯、記者一類
比如……小編我……
《贈北京中國畫院》
郭沫若
十日一山五日水,由來畫道不尋常。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
漫羽百花齊放蕾,精研六法斥雕墻。
出新須待推陳后,民生發揚要共當。
《題詩后》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若用一句詩形容“文字工作者”這個職業
大概上面這兩句最合適了
當然了,如果小編寫稿也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那明天……小編怕是可以永遠休假了
現代文字工作者
根據需要策劃選題
收集資料,編寫文稿
嗯……一句話說,就是寫文字的人
當然,也是一種職業
古代文字工作者
雖然古代詩人很多,
但并非每一個詩人都屬于“文字工作者”
典型代表:孟浩然
寫的詩特別多,比如: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據說孟浩然的朋友王維有一次約他閑聊
兩個人談論詩詞歌賦,聊得正開心
忽然門外有人傳話過來:皇帝來了
本來挺好的機會在皇帝面前露臉
結果……孟浩然嚇得躲床底下去了
唐玄宗進去之后,王維也想著
把朋友孟浩然給領導推薦一下
特別實誠的說,
他剛剛和好朋友孟浩然在聊天
唐玄宗一聽,哎呀!
朕早就聽說過他,你快讓他出來
孟浩然戰戰兢兢地出來了
玄宗皇帝說,你寫的詩念一首我聽
不知道為啥,孟浩然此時大腦卡住了
大概……嚇懵了吧
嗯……他是這么背的: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當著皇帝的面
說“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真是“藝高人膽大”啊
毫無懸念,唐玄宗生氣了
特別生氣的那種
“你還是別念了吧,你啥時候找過我啊?
這就吐槽我拋棄你?
你還是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吧”
(反正……孟浩然想當官,最后……大家懂的~)
說到古代的文字工作者
小編第一個想到的是紀曉嵐
乾隆時期備受恩寵,
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
歷時13年編成經、史、子、集四部,
紀曉嵐還親自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四庫全書》
是一部研究中國文史的重要工具書。
紀曉嵐82歲卒于嘉慶十年,
嘉慶皇帝御賜碑文:
“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
設 計
莫將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
君看蕭蕭只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明·李東陽《柯敬仲墨竹》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韋莊《金陵圖》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王維《畫》
現代設計
繪畫這一技能,
在現代早已衍生出各種職業
比如平面設計師、珠寶設計師
服裝設計師、室內設計師……
現代中國畫師,通常指以繪畫為職業的人,
包括以繪制大量生產畫作(行貨畫)為生的人,
經驗和技術較淺的多稱為畫工或畫匠。
古代設計
古代文人的繪畫技能
大都不錯,個別比較差
但在中國古代,
畫師一般指的是宮廷畫師
專為皇室作畫
像宮女入選、一些重大的禮儀活動
都需要畫師
前段時間有一幅畫特別火了
小編找到素材了給大家欣賞了~
翻 轉 手 機 橫 向 欣 賞
▼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 ▼
故宮博物院藏
這技術,各位服不服?
全職主婦
老嫗力雖衰……猶得備晨炊
這句詩文,的確可以看出
作為家庭主婦的辛苦
雖然已經很累了,但還是要早起
為家人準備早餐
(這類家庭,家人多半不會在外吃早餐)
現代家庭主婦
關于“家庭主婦”這個詞,百科這么解釋:
家庭主婦, 簡稱主婦,是已婚婦女從事的一種職業崗位(不固定),指全職照顧家庭、不外出工作的婦女。如由女性(妻子)在家負責這些工作,由丈夫或其他家庭成員出外掙錢養家,則稱為家庭主婦。
家庭主婦也叫全職太太,不工作,負責家庭的家務。
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種解釋方法
小編想翻一個白眼
古代家庭主婦
古代是沒有“家庭主婦”這個概念的
因為古代女性婚后的主要任務
就是相夫教子,孝敬家中長輩
窮苦人家的已婚女性
也要做農活,養桑麻
織布、做繡品等補貼家用……
戰 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曲》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曹松《己亥歲》
不論古今,將士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因為有他們的守衛
我們才能安居樂業
現代戰士
在當下社會,“戰士”一詞
不再單指“士兵”
現在還泛指
參加正義斗爭或從事正義事業的人。
巴金 《探索集·作家》中寫到
"作家是戰士,是教員,
是工程師,也是探路的人。"
除上面兩種釋義之外,
也指一些網絡游戲中的一種近戰職業
古代戰士
在古代,“戰士”
即士兵,參加作戰的人。
《尉繚子·武議》:
"武王伐紂,師渡盟津 ,右旄左鉞,
死士三百,戰士三萬。"
"孤( 曹操 )為人臣,
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
然撫養戰士,殺身為國,
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馀矣。"
醫 生
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
今人醫在手,手濫藥不神。
——唐·蘇拯《醫人》
現代醫生
指掌握醫藥衛生知識,
從事疾病預防和治療的專業人員的統稱。
古代醫生
在古代,“醫生”稱:大夫、郎中
指看病或者賣藥兼治病的人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
"奇妙,奇妙!郎中診罷,嘻嘻的冷笑,
道:五臟六腑又調和,不須醫療。"
《儒林外史》第三回:
"(范進)漸漸喘息過來……眾人扶起,
借廟門口
一個外科郎中'跳駝子'板凳上坐著。"
商 人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 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與弄潮兒。
《啰唝曲》
唐·劉采春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現代商人
現代“商人”指專業從事商品交易或商業活動的人,以一定的自身或社會有形資源或無形資源為工具獲取利潤并負有一定社會責任的人。
簡單的說,通過商品交易賺錢的人
雖然……
有時候也會用來指“唯利是圖”的人
但總體來說,當今時代
“商人”算得上一個中性詞,甚至褒義
古代商人
在名詞解釋上
古今對“商人”的定義差別并不大
但商人的地位卻天差地別
在中國古代,商人地位低下
秦朝時,商人即使富可敵國,
(雖然可能性不大)
也不可以穿絲綢衣物
到了唐朝,商人及其后代不能參加科舉
禁止入朝為官
甚至規定從商者不可與朝賢君子
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宋代經濟大繁榮,雖然情況有所好轉
都沒能改變商人的地位
直到明清,商人的地位才有所轉變,
從富商巨賈仕途無路
到富商巨賈仕途有路
快 遞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現代快遞
快遞又名速遞,
是兼有郵遞功能的門對門物流活動,
即指快遞公司
通過鐵路、公路、空運和航運等交通工具,
對客戶貨物進行快速投遞。
在很多方面,
快遞要優于郵政的郵遞服務。
當下快遞服務以及延伸到各行各業
比如美食外賣、網上商城購物快遞
就連買生活用品、紙巾、感冒藥
都能“隨叫隨到”
如今,快遞已經成為我們生活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代快遞
夏商時期,實物傳遞已經有了,
大部分是捎帶,
比如今天幫張家送個信,明天幫李家跑個腿,
賺點小錢貼補家用,
傳遞的距離都不會太遠,
交通工具還是人的雙腿,
就像給鄰居或朋友順便帶個東西,
并不是專門服務的。
到了周朝,
政府發現快遞能提高辦事效率,
于是設置了快遞官職“行夫”,
并給快遞業定下規矩:
“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
春秋時期,
近距離傳遞物品用“單騎”,
長距離傳遞用“接力”。
秦統一全國后,對快遞有了快慢之分,
批注上“馬上飛遞”的字樣,
每天必須走150千米
若批注了“十萬火急”……
(大家都懂得……)
唐朝的運輸業非常發達,
流行用快遞運送水產、水果。
很有名氣的一次快遞業務是送荔枝,
杜牧寫道:
“長安北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在今天已不算什么,
但在當時太奢侈了。
古代快遞常常是馬休人不休,
到達一個驛站后,
快遞員吃點飯、喝點水,
常常連臉都來不及洗,
便又換匹腳力好的馬繼續趕路。
有些送加急快件的快遞員連跑幾天幾夜,
目的地一到,就直接累暈過去。
在古代的快遞差事,不比今天容易啊~
綜上來看,古代快遞
主要為皇家和達官顯貴服務的。
很少對民間開放,私人想快遞怎么辦?
于是私人快遞公司出現了,這就是鏢局。
在這樣的快遞公司謀個職位,
必須文武雙全,遇到事情,腦子夠靈光,
嘴巴會說,還要有功夫。
學 生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增廣賢文》
現代書生
現代管“書生”叫“學生”了
古代“學生”是一種謙稱
當下多指在校求學的人
現在的學生學習內容
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
化學、物理、生物、地理9個科目
勉強算得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江湖流傳一個段子:
老師說:學習要向談戀愛一樣專心
學生答:你同時追九個試試?
古代書生
古代書生吧,雖然只用考科舉
也就是“高考作文”
但古時科舉,不僅考才學
還要看品德
比如“察舉制”是優先看品德
而且古代的讀書人,
都是儒家學說的傳承者
(當然也會學習道家、佛家等百家思想),
所以各家的經書、理論都是學習的對象。
史書文學也會成為學習的典范。
而這些教科書同時,
又都是經典的文學作品,
所以古代的讀書人大多是
文人雅士,都會吟詩作對的。
古時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就是說讀書人不會耕田、不會做工、
不會算賬、更不會上戰場殺敵,
一旦考不上功名,就什么用也沒有了。
而現在的讀書人就不同了,
他們可以學習耕田的理論、
學習做工的理論、學習經濟理論、
學習戰術理論,
現在的“讀書”就比古時的意思要豐富的多
你的工作如果用一句詩文來形容
你會用哪句呢?
關鍵詞:國學智慧